梅州五所中小学荣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梅州市共有五所中小学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这五所学校分别是梅县区实验小学、梅县区新城第一小学、梅县区华侨中学、丰顺县第二中学和五华县水寨中学。此次入选,不仅是对梅州市校园足球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梅州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极大鼓舞。
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工作,将其作为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不断完善校园足球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足球活动形式等措施,梅州市校园足球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入选的五所学校,在校园足球推广、普及和竞技等方面均表现突出,成为梅州市校园足球的佼佼者。
梅县区实验小学作为梅州市校园足球的先行者,自2015年起便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形成了“班班有球队,校校有比赛”的良好氛围。学校注重足球人才的培养,已有多名学生在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梅县区新城第一小学在校园足球推广方面独具特色,学校将足球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了“足球进课堂”等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足球,在足球中感受文化。学校足球队伍在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梅州市校园足球树立了榜样。
梅县区华侨中学充分发挥侨校优势,引进海外足球资源,与国外知名足球俱乐部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足球队伍在国内外比赛中屡创佳绩,为梅州市校园足球赢得了荣誉。
丰顺县第二中学和五华县水寨中学在校园足球推广方面同样成绩斐然。两所学校均成立了校园足球社团,定期举办足球比赛,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在市级、省级比赛中,两所学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梅州市校园足球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梅州市五所中小学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对梅州市校园足球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梅州市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极大鼓舞。下一步,梅州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校园足球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足球活动形式,为更多青少年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工作,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足球的快乐”的目标。同时,积极发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校园足球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相信在梅州市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市校园足球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我国足球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助力青年创业,点亮乡村振兴梦想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新阶段
- • 平远县五指石景区:丹霞地貌与高空栈道的视觉盛宴
- • 梅江区试点老旧小区物业费政府补贴机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传承百年铁路精神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梅江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消费市场增长15%
- • 梅州丰顺县地热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达成合作意向32项,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客家筝派大师罗九香诞辰120周年:全球弟子云集,共襄盛举纪念音乐会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引领绿色乡村发展新潮流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展现
- • 梅州工业园区“标准地”改革试点成效显著,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
- • 梅州老字号炖品店登陆广深高铁站,汤品日售千盅,传承美味新篇章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梅州籍运动员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谱写体育新篇章
- • 梅州梅江区试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助力老龄化社会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享梅城全景之美
- • 蕉岭县皇佑笔林场:徒步露营,探秘原始森林氧吧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梅州市教育局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大埔高陂镇堤防达标加固完工,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州蕉岭县创新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
- • 梅州梅江区多措并举,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建成全省首个扶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网络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城乡发展格局优化升级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绿色能源助力粤东地区可持续发展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正式开启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融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再上新台阶
- • 农村金融服务站实现镇镇通,助力破解融资难题
- • 兴宁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成效显著
- • 大埔县高陂镇陶瓷古窑:千年瓷都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 • 蕉岭县新铺镇“乡村工匠”评选揭晓,手艺人引领就业创业新风尚
- • 中国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日本国志》手稿完成高科技修复,珍贵文献重现光彩
- • 蕉岭县徐溪镇百年黄酒开窖仪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扬帆出海,东南亚巡演绽放中华文化魅力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从扶贫到亿元产业集群的华丽蜕变
- • 梅州兴宁市打造“稻虾共作”生态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的温暖港湾
- • 梅州铜箔产业集群荣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称号
- • 梅州海关成功查获走私冻品案,涉案价值超2000万元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江区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助力缓解双职工家庭育儿压力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筑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创新举措,全面实施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探访制度
- • 梅州校园书香浓郁,“书香校园”建设再添新动力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 梅州启动“村村有主播”计划,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
- • 留守妇女巧手制作艾粄,年入二十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农村养老‘互助公社’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大埔县枫朗镇黑米种植项目成功,富硒农田亩产值突破万元大关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扶贫温泉康养”特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黑蒜炖汤荣获国际养生膳食金奖,传承与创新共铸美味传奇
- • 梅州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保护工作再添新篇章
- • 梅州与暨南大学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共谱文化传承新篇章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文化节盛大启幕,客家狮舞表演添彩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向新高峰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