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近年来,梅州市在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升格,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标志着梅州客家文化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梅州的文旅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梅州,作为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旨在加强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客家文化繁荣发展。此次升格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是对梅州客家文化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梅州未来发展的期许。
据了解,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覆盖了梅州市的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等七个县(区),总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内的客家围屋、客家山歌、客家民俗、客家饮食等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升格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后,梅州市将进一步加强客家文化的保护工作。一是加大投入,完善保护设施,确保客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开展客家文化研究,挖掘客家文化的内涵,推动客家文化创新发展;三是加强客家文化传承,培养客家文化传承人才,让客家文化薪火相传。
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梅州市充分发挥客家文化优势,将客家文化与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梅州市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客家文化旅游活动,如客家文化旅游节、客家山歌比赛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统计,2019年梅州市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文旅产业已成为梅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同时,梅州市还注重提升旅游品质,打造了一批具有客家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世界文化遗产地客家围屋、客家山歌传承基地、客家民俗文化村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此外,梅州市还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升格和文旅产值的突破,充分展示了梅州市在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未来,梅州市将继续深入挖掘客家文化资源,推动客家文化走向世界,为我国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梅州市也将以文旅产业发展为抓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助力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致富
- • 抗日儒将赵公武军事日记捐赠仪式举行,填补粤军抗战研究空白
- • 梅县区高端PCB产业项目投产,粤东产业链迎来里程碑式发展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绽放异彩,扬帆出海赴东南亚巡演
- • 梅县区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筑牢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 梅州首条双向六车道高速通车,闽粤两省交通动脉再升级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东山书院:岭南书院文化与状元故事的深度解读
- • 梅州智慧停车场PPP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城市配套功能持续完善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农村共享车间兴起,梅州手工艺品走向国际市场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承与创新共绘民俗画卷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成立,共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再现黄花岗起义英勇篇章
- • 平远县仁居古镇: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与明清老街的时光漫步
- • 梅州“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承千年的美味佳肴
- • 梅县区雁洋镇乡村人才驿站启用,百名专家结对指导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成功举办客商大会,签约金额高达368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县区与华南师范大学携手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盛大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
- • 梅州平远县发现珍稀植物“广东含笑”新种群,生物多样性研究再获突破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条例出台,守护乡愁记忆,留住客乡韵味》
-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跃居全省前列: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潘田镇铁矿石绿色开采项目顺利通过环评审批,绿色转型再迈坚实一步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助力200所中小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如何转化金山银山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试点“校园农场”劳动教育新模式,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
- • 蕉岭县创新举措,发布碳汇交易新政策,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 • 平远县全力推进山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助力梦想起航
- • 梅州全力推进“扶贫明星产品”培育工程,打造20个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故乡新建专科图书馆助力医学生成长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高2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助力保障群众权益,谱写新时代法治扶贫新篇章
- • 梅州筹建全球客家名人数据库,已收录127位历史人物数字档案
- • 平远县热柘镇成功举办“温泉养生文化论坛”,发布温泉养生行业标准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精准农业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试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历史的见证与传承
- • 梅州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梅州首家预制菜产业园投产,三十道客家菜速冻出口,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文化记忆
- • 梅州客家山歌绽放央视舞台,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梅州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启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再升级
- • 梅州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生物多样性保护再获新突破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迈入AI时代,首个AI价格监测系统正式启用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绽放异彩,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 • 丰顺潭江镇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单丛茶产业再攀高峰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围龙屋: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孵化企业达45家,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梅州全力推进“校车安全工程”,助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全方位保障群众权益
- • 梅州教育基金会慷慨解囊,2000名困难学子共享助学阳光
- • 客家特色果蔬脆片生产线投产,年消化鲜果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油茶产业深加工链条延伸,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50%
- • 穗梅产业共建园区签约15家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英勇拼搏精神
- • 政银保合作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柚农发展“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省级农业科技园盛大揭牌,智慧农业项目正式落地实施
- • 梅州航空物流枢纽签约顺丰航空项目,共筑粤东物流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