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放,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
近年来,我国各地红色旅游资源日益受到重视,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位于广东省兴宁市水口镇的“红色交通线”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旨在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
兴宁市水口镇,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红色交通枢纽,曾是中央苏区通往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必经之地。在这里,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如今,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的开放,让这段红色历史得以传承,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光辉岁月。
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为序厅、主展厅、辅助展厅三个部分。序厅以“红色交通线”为主题,展示了水口镇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主展厅分为“红色交通线的历史”、“红色交通线的英雄”和“红色交通线的传承”三个板块,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现了水口镇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风貌和英雄事迹。辅助展厅则展示了水口镇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的成果。
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的开放,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缅怀,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近年来,水口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红色旅游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水口镇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如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民宿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据统计,水口镇每年接待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其次,水口镇注重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讲座、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水口镇还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乡村旅游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最后,水口镇以红色旅游为纽带,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当地农业、手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如今,水口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的开放,标志着水口镇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今后的工作中,水口镇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旅游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的开放,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水口镇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 • 兴宁叶塘镇全域土地流转试点成效显著,机械化种植率超90%
- • 梅县区水车镇隆重举行“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火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力支持
- • 客商银行助力小微企业,梅州普惠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 • 全面覆盖乡村青少年宫,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增长35%,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助力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致富
- • 梅县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培育新品种水稻,亩产创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助力文旅消费新风尚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攀高峰
- • 大埔县西河镇“迎白马”民俗祈福五谷丰登,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
- • 客家炒绿茶叶出口创新高,梅州茶产业走出国际新路径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魅力
- • 传统小吃萝卜丸,逆袭成为健身代餐新宠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发展
- • 梅江区社区商业综合体盛大开业,日均客流突破万人次,引领区域商业新潮流
- • 客家传统米浆糕变身文创伴手礼,月销十万盒,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丰顺县黄金镇竹海温泉:竹林深处私享温泉的隐逸之乐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焕发古厝新活力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平远八尺镇复原“酒瓮祭”仪式,千年酿酒文化焕新生
- • 梅县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盛大启幕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客家特色菌菇工厂化栽培项目成功投产,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迈入AI时代,首个AI价格监测系统正式启用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道教圣地与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生活画卷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实现35%的显著增长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打造粤东地区文化旅游新地标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梅州深入开展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助力2.6万群众脱贫致富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客家文化,促进世界文学交流”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扶贫动人故事传颂新时代风采》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建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点燃山区油橄榄种植新热潮
- • 《兴宁罗家通书入选国家档案: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实现全覆盖
- • 梅汕高铁经济带效应显现,沿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 • 大埔县枫朗镇黑米种植项目成功,富硒农田亩产值突破万元大关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梅州经济腾飞迎来新篇章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兴宁油茶产业升级,迈向百亿级木本油料基地的宏伟蓝图
- • 丰顺县开启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显著提升,达80%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新引擎助力梅州经济腾飞
- • 梅州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客家娘酒冰淇淋横空出世,年轻消费者排队打卡,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梅州松口古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持证人数突破两万,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抗日儒将赵公武军事日记捐赠仪式举行,填补粤军抗战研究空白
- • 梅州客家围龙屋修缮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关注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享梅城全景之美
- • 五华县中医院新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