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茶阳镇骑楼群活化,百年商埠再现“闹圩”场景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的茶阳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着独特的骑楼建筑群。近年来,茶阳镇通过活化骑楼群,让这座百年商埠重现“闹圩”场景,成为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
茶阳镇骑楼群始建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这些骑楼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是粤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骑楼建筑群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骑楼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面临着失修和废弃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埔县政府决定对茶阳镇骑楼群进行活化。通过一系列的修复和保护工作,这些古老的骑楼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首先,对骑楼进行全面的修缮,包括加固地基、修复墙体、更换屋顶等。同时,对骑楼内的设施进行改造,使其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修缮后的骑楼,既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又具备了现代生活的便利条件。
其次,引入多元化的商业业态,让骑楼群焕发新的活力。茶阳镇骑楼群内开设了各类商铺,如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店、茶楼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此外,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书画展览等,丰富了骑楼群的文化内涵。
在活化过程中,茶阳镇还注重挖掘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通过举办“闹圩”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百年商埠的繁华景象。在“闹圩”期间,茶阳镇街头巷尾热闹非凡,各种民俗表演、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的商埠时代。
“闹圩”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许多当地居民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售卖特色商品、提供民俗表演等方式,增加了收入。茶阳镇骑楼群的活化,不仅让这座百年商埠重现“闹圩”场景,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如今,茶阳镇骑楼群已成为大埔县的一张亮丽名片。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感受这座古镇的独特魅力。茶阳镇骑楼群的活化,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未来,茶阳镇将继续加大对骑楼群的投入,不断完善和提升骑楼群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品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茶阳镇骑楼群将成为粤东地区乃至全国的一张璀璨的文化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这座百年商埠的魅力。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院士团队助力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园建成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娘酒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万人就业
- • 平远县金穗谷:农耕体验与亲子研学游的理想之地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打卡新热点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修缮完成,客家建筑群焕新颜成文旅新地标
- • 大埔县非遗传承校园示范基地正式设立,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启用,千亩茶园实现精准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日本国志》手稿:中国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的珍贵文献迎来高科技修复之旅
- •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特设梅州名人馆,全息投影演绎客家精神谱系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传承民俗保平安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荣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兴宁罗家通书荣登国家档案宝库,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梅江区试点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之路上的新探索
- • 梅州生态工业园区:创新驱动,实现引资“双碳”达标新突破
- • 梅州综合保税区签约12个重大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在巴黎中国文化周惊艳亮相,展现千年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客商银行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梅州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助力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提升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启动“非遗扶贫”计划,振兴客家竹编产业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平远脐橙荣膺欧盟有机认证,首批10吨产品远销荷兰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梅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成功落地,开启绿色低碳新篇章
- • 蕉岭县丘逢甲故居:追寻爱国诗人的历史足迹
- • 农村金融服务站实现镇镇通,助力破解融资难题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腾飞
- • 梅州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 • 蕉岭县南磜镇竹海长廊:骑行漫步,畅享竹林清风之旅
- • “梅江区金山街道客家祖训家规主题展引发热议:传承文化,弘扬家风”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正式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开启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一场独特的民俗盛宴
- • 兴宁市全面启动初中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
- • 梅州全面铺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呵护学生心灵成长
- • 平远县“碳汇交易”试点启动,林业经济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三圳镇“九社十八坊”传统美食街焕发新活力,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大埔蜜柚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增收千万元
- • 梅州创新举措,人才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新篇章
- • 梅县区雁洋镇举办“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传承红色文化
- • 梅州实施“扶贫饮水工程”,助力12万群众告别饮水难
- • 梅州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最高补贴高达80万元!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航天功臣孙家栋为梅州中学题写校训 勉励学子探索宇宙奥秘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域全覆盖: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丰顺县鹿湖温泉度假村:冬日养生休闲的理想胜地
- • 客家炒绿茶叶出口创新高,梅州茶产业走出国际新路径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 • 丰顺潘田镇铁矿石绿色开采项目顺利通过环评审批,绿色转型再迈坚实一步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丙村镇仁厚温公祠:探寻客家围屋中的家族文化密码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柚香马拉松:一场国内外万名跑者的狂欢盛宴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共赏龙舟盛宴
- • “岭南第一才子”李士淳家训入选省级非遗,明代教育理念焕发新生
- • 兴宁市开启“就医直通车”,便捷服务偏远乡镇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