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统民俗魅力独具
在我国广东省兴宁市,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径南镇。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民风淳朴,更有着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十月朝”糍粑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让人陶醉。
“十月朝”糍粑节,又称“糍粑节”,是径南镇及周边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节日当天,村民们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挑选上好的糯米,浸泡、磨浆、蒸煮,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最终制成香糯可口的糍粑。制作糍粑的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到了中午,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丰盛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度佳节。桌上,糍粑自然是主角,各式各样的糍粑让人眼花缭乱。有圆形的、长形的、心形的,还有用各种颜色的糖和果仁装饰的,色彩斑斓,诱人食欲。
午后,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民俗活动。舞龙、舞狮、扭秧歌、打腰鼓……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让整个小镇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糍粑抛掷”比赛。参赛者将糍粑抛向空中,其他人争相抢夺,场面异常热闹。
夜幕降临,篝火晚会正式开始。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此时,糍粑的香气更加浓郁,让人忍不住品尝一口。那香糯的口感,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儿时的记忆。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传承。它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家乡,到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然而,他们始终忘不了家乡的糍粑,忘不了那飘香十里的节日氛围。每当佳节来临,他们都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共享这份欢乐。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传统民俗节日。它不仅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更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慰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节日,期待那份飘香十里的糍粑,期待那份属于家乡的美好回忆。
- • 梅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前置仓,助力6小时直达,共筑美好生活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助力200所中小学传承文化瑰宝
- • 农村智慧能源系统上线,光伏+储能照亮偏远村落生活新篇章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捆粄荣登高铁餐车,日均销售千份,传承美食文化魅力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院士吴恒兴捐赠肿瘤医学手稿回乡,助力故乡专科图书馆建设,惠及医学生
- • 废弃矿山变景区,梅州生态修复催生旅游经济新亮点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建成
- • 桥梁专家李国平手稿中发现未公开悬索桥设计方案,揭秘建筑史上的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酿豆腐荣登“中华地标美食”名录,客家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建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新篇章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共筑“客家文化专列”旅游新篇章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减碳目标实现
- • 梅江区社区商业综合体盛大开业,日均客流突破万人次,引领区域商业新潮流
- • 梅县区扶贫公益广告点亮城乡宣传阵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兴宁市农村电商培训助力贫困群众增收新篇章
- • 平远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2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扬帆出海,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 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遗,正月巡游规模创新高,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32项合作意向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启动“家校共育”计划,共筑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丰顺县开启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广东梅州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助力15万农村学子圆梦未来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欢庆新春佳节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环境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邀诺贝尔奖团队,共绘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永和镇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生态修复助力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助力家乡科普教育发展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华人移民精神
- • 梅州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圆满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兴宁市慈恩庐:民国风情建筑里的侨乡故事
- • 梅州创新扶贫文化节,搭建文旅消费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便捷出行新选择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发布,串联三省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麒麟舞数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废弃校舍华丽变身创业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发展
- • 梅州“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 • 蕉岭县长潭旅游区:秋日红叶与湖光山色的诗意画卷
- • 华南师大携手梅州,共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域全覆盖: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升级
- • 平远县仁居古镇:红色记忆与明清老街的时光漫步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完成,助力学子安心求学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受热捧,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五华棉洋镇:千年客家情韵,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传世佳作
- • 五华县红色研学路线助力老区经济振兴新篇章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完整保存,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兴宁市合水水库:骑行露营,解锁生态旅游新玩法
- • 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旅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神秘面纱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互联网+教研”协同平台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