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统民俗魅力独具
在我国广东省兴宁市,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径南镇。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民风淳朴,更有着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十月朝”糍粑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让人陶醉。
“十月朝”糍粑节,又称“糍粑节”,是径南镇及周边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节日当天,村民们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挑选上好的糯米,浸泡、磨浆、蒸煮,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最终制成香糯可口的糍粑。制作糍粑的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到了中午,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丰盛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度佳节。桌上,糍粑自然是主角,各式各样的糍粑让人眼花缭乱。有圆形的、长形的、心形的,还有用各种颜色的糖和果仁装饰的,色彩斑斓,诱人食欲。
午后,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民俗活动。舞龙、舞狮、扭秧歌、打腰鼓……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让整个小镇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糍粑抛掷”比赛。参赛者将糍粑抛向空中,其他人争相抢夺,场面异常热闹。
夜幕降临,篝火晚会正式开始。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此时,糍粑的香气更加浓郁,让人忍不住品尝一口。那香糯的口感,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儿时的记忆。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传承。它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家乡,到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然而,他们始终忘不了家乡的糍粑,忘不了那飘香十里的节日氛围。每当佳节来临,他们都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共享这份欢乐。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传统民俗节日。它不仅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更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慰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节日,期待那份飘香十里的糍粑,期待那份属于家乡的美好回忆。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 • 韩江流域生态养殖示范区建成,水产年产量突破8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南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中国南药之乡复审通过
- • 大埔县百侯古镇:三十六巷中的明清科举文化探秘
- • 世界客家文化大使郑小瑛回乡指挥《客家魂》交响音乐会,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全面推进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全面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 • “客家文化研讨会聚焦宋湘书法艺术,百余真迹首次公开展出”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古法工艺飘香四海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合作新篇章
- • 南磜镇非遗美食街盛大开街,糍粑、笋粄等30种小吃引客纷至沓来
- • 兴宁市新圩镇“埔寨锣鼓”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 • 梅江区老旧工业区华丽转身,文创园入驻企业达百家,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香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修缮完成,客家建筑群焕新成为文旅新地标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实现翻倍增长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丰顺县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五华横陂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助力足球事业蓬勃发展
- • 丰顺县砂田镇“高山茶文化节”:演绎采茶戏非遗魅力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 • 梅州籍院士心系桑梓,返乡设立奖学金助力家乡学子腾飞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一段跨越时空的建筑传奇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梅州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大埔县“光明行动”助力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潮兴起,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 • 梅州兴宁市多措并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盛大开幕,传承红色基因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的璀璨明珠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基地引资扩容,助力区域农业发展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成功吸引国际资本签约,助力绿色发展
- • 永和镇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生态修复助力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蕉岭县扶贫艺术团:以文化浸润激发群众志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大埔县茶阳镇开启“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之旅,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仪式盛大举行,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筑孩子成长新篇章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传承珍贵文化遗产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智慧茶园”项目荣获全国农业创新大奖,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助力农民转型,孵化百名“网红”新势力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享受交通补贴政策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挑战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共赏茶香诗意
- • “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覆盖全国行政村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幕,百名艺术家共绘瓷艺新篇章
- • 蕉岭南磜镇竹海公园盛大开建,百里观光步道规划引领生态旅游新风尚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时代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完美结合
- • 蕉岭县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大埔县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消化万吨鲜果,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传承宝贵文化遗产
- • 大埔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
- • 大埔西岩山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突破1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