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精彩呈现
近日,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的农耕博物馆正式开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这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客家农具藏品,生动再现了百年客家农具的演变史,成为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亮点。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占地约2000平方米,馆内分为多个展区,包括客家农具历史展区、客家农耕文化展区、客家民俗文化展区等。其中,客家农具历史展区是博物馆的核心部分,展示了从清朝末年到现代的各种客家农具。
走进客家农具历史展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百年前的客家乡村。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农具,如犁、耙、锄、镰、耧、石磨等,这些农具见证了客家人民辛勤劳作的历程。其中,一些古老的农具已经很少见,如石磨、木耧等,它们见证了客家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
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这些农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石磨是客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创造出来的磨制粮食的工具。木耧则是客家人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提高产量而发明的一种农具。
在客家农耕文化展区,游客们可以了解到客家人民在农耕过程中的智慧与创造力。这里展示了客家人民在水稻种植、茶叶种植、果树种植等方面的传统技艺,如水稻育秧、插秧、收割等。此外,还有客家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内容的展示,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特别设立了客家民俗文化展区,展示了客家人民的生活习俗、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客家山歌、客家木偶戏、客家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的开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客家农耕文化的窗口,也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丰富馆藏,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
在农耕博物馆开馆仪式上,当地政府领导表示,大埔县将充分发挥农耕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优势,将其打造成为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为推动客家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的开馆,为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感受到客家人民的勤劳智慧,领略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博物馆将成为客家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精准农业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城市经济腾飞
- • 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助力3万农户增收,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粤东中医药高地再添新翼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
- • 广福镇智慧大棚助力“四季哈密瓜”,亩产增收2万元,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守护民族记忆
- • 丰顺县潭江镇首届“畲族风情文化体验日”盛大开幕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梅县区雁洋镇成功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全力强化镇级教育责任
- • 梅州特色农产品惊艳亮相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魅力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快速增长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脐橙出口量再攀高峰,首次闯入欧盟市场彰显中国农业实力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发展新篇章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业转型升级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再发力,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魅力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文化完整保存的珍贵见证
- • 五华县全面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现罕见“双彩虹”奇观,朋友圈瞬间被刷爆!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篇章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打造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新体验
- • 客家炒绿茶叶出口创新高,梅州茶产业走出国际新路径
- • 梅州“千企兴千村”行动启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奋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 梅州警方成功破获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千万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梅州迎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 • 梅县松口古镇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突破30家
- • 梅州“扶贫车间2.0”升级计划助力智能生产线培育,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安流镇东礼大桥通车,破解10万群众出行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走进传统美食的神秘世界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广福镇跨省协作产业园落地,闽粤合作再深化: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差干镇河畔露营基地爆红,生态旅游助力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
- • 三角镇“鱼菜共生”试验成功,养鱼废水循环种出有机蔬菜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达80%,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 • 梅州丰顺县“千企帮千村”计划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情高涨,人数同比增长45%
- • 梅州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
- • 梅江区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守护居民健康
- • 梅州迈入“客都森林城市”新时代,新增绿地500公顷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增长60%
- • 梅州氢能产业示范区迎来核心装备制造商签约,共筑绿色能源未来
- • 百年工艺焕新:LED灯照晒场助力菜干提质增效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榜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
- • 梅州全面启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丰顺捆粄荣登高铁餐车,日均销售千份,传承美食文化魅力
- • 梅州医疗新篇章: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成为首家三甲医院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梅州丰顺县扶贫单丛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成立全球首个客家菜大数据研究中心,推动客家菜文化传承与创新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的“新潮流”之旅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