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岐岭镇“烧塔”民俗引围观,七层火塔照夜空
位于我国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的岐岭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这里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烧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每当夜幕降临,七层火塔照亮夜空,成为岐岭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岐岭镇的“烧塔”民俗活动源于明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传,当年岐岭镇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村民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便在镇中心搭建了一座高大的木塔,并在塔内放置了各种供品,点燃香火,祈求神灵保佑。神奇的是,在烧塔的第二天,天空竟然下起了大雨,旱情得到了缓解。从此,烧塔便成为了岐岭镇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岐岭镇都会举行盛大的烧塔活动。今年的烧塔活动于8月15日举行,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前来观看。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活动开始前,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搭建起了七层高的木塔,每一层都放置着各式各样的供品,如水果、糖果、香烟等。在塔顶,还放置了一个巨大的纸灯笼,寓意着光明和希望。
随着夜幕的降临,烧塔活动正式开始。村民们手持香烛,围绕着木塔,虔诚地祈祷。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点燃了香火。火光映照在村民们的脸上,显得格外虔诚。
随着香火的点燃,木塔逐渐被火焰吞噬。火焰从塔底蔓延至塔顶,将整个木塔包裹在一片火海之中。此时,整个岐岭镇都被火光映照得如同白昼。七层火塔在夜空中熠熠生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观众们被这壮观的场景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孩子们兴奋地跳跃着,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村民们则围在一起,谈论着烧塔的传说和习俗。
在烧塔的过程中,村民们还会举行各种文艺表演,如舞龙、舞狮、戏曲等,为活动增添了不少乐趣。当火塔燃尽,村民们会将剩余的灰烬撒向天空,寓意着将灾难和不幸带走,迎来幸福和安康。
烧塔活动不仅展示了岐岭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彰显了村民们团结一心、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这项传统民俗活动已成为岐岭镇的一张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烧塔活动也在不断创新。村民们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烧塔活动与旅游、文化相结合,让这一民俗活动焕发出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五华岐岭镇的“烧塔”民俗活动将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 • 梅州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教育振兴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丰顺潘田镇铁矿石绿色开采项目顺利通过环评审批,绿色转型再迈坚实一步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经济腾飞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助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化强市新名片
- • 梅州开启“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州平远县开启扶贫产品跨境电商出口新篇章
- • 大埔百侯镇明清古建筑群荣获省级文保专项资金,传承历史文脉焕发新活力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丰顺龙岗镇清代“马图茶”文献揭示茶道文化之源远流长
- • 全国首个客家乡村博物馆群在梅州落成,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平远仁居镇焕新民俗:清代“迎灯”图谱重现,元宵习俗即将复原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
- • 兴宁叶塘镇全域土地流转试点成效显著,机械化种植率超90%
- • 梅州首条智慧物流专线正式开通,助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大埔县创新“扶贫车间+电商”双驱动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氢能+储能示范项目落户,总投资15亿元,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神秘面纱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梅州废弃校舍华丽变身创业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文化魅力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千年古镇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大埔青花瓷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传承与创新共绘陶瓷艺术新篇章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再续新篇
- • 嘉应学院博士工作站获批设立,粤东教育再添新里程碑
- • 平远县上举相思谷:瀑布群与红豆林的生态秘境之旅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智能家居产业园入驻企业数量超预期,产业升级加速进行时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创科技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创新模式促进灵活就业
- • 华侨回乡投资热潮涌动,梅州侨乡经济焕发新生
- • 梅县区启动困难家庭大学生学费全额补助计划,助力学子圆梦校园
- • 梅州客家赏灯节盛大开启,千盏花灯映照围屋古韵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生动再现
- • 热血传奇新区开服:经典重启,王者再临
- • 梅州脐橙出口量再攀高峰,首次进军欧盟市场展现中国果品魅力
- • 平远县携手30家药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
- • 梅州平远县全力推进“教育强镇”计划,亿元资金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蕉岭徐溪镇黄氏家庙重光:两岸宗亲共续族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 • 梅江区西阳镇“仙人粄节”开幕,四十种凉粉创意比拼引众人瞩目
- • 梅州红色记忆VR体验馆盛大开馆,数字化再现革命历史
- • 大埔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让8万群众喝上安全水,共享发展成果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共育未来人才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梅州古墓群揭秘:明代客家文化瑰宝重现世间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助力农民工权益保障
- • 平远县八尺镇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文化魅力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达8000万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兴宁市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区:花灯文化与客家民俗新体验之旅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文脉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三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向新高峰
- • 全国油茶产业三产融合论坛在梅州成功举办,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全天候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兴宁市劳务协作对接拓宽省外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总部经济大厦: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吸引30家企业区域总部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