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打造全省首个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加大了对本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梅州市作为广东省客家文化的发源地,近日正式建成全省首个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这不仅标志着梅州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梅州市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位于梅州市梅县区,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该资源库以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梅州市特有的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为核心,旨在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农业发展、中医药产业创新等提供有力支持。
据了解,梅州市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了梅州市特有的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500余种,其中不乏珍稀濒危物种。这些植物种质资源涵盖了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经济植物等多个类别,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
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梅州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资源库采用低温保存、基因库保存等多种方式,确保了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同时,资源库还建立了完善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了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
梅州市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成,对于推动梅州市乃至广东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保护梅州市特有的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防止物种灭绝。其次,资源库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梅州市的生态农业、中医药产业、旅游业等提供有力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在生态农业方面,梅州市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优质的种子和种苗,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中医药产业方面,资源库中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可以为中医药研发提供丰富的原材料,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在旅游业方面,资源库独特的客家乡土植物景观,将为梅州市旅游业带来新的亮点。
此外,梅州市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成,还将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资源库将积极开展种质资源研究、开发利用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推动梅州市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
总之,梅州市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成,是梅州市贯彻落实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梅州市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 蕉岭县绿色建材产业集群荣获国家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 • 平远中行镇发现珍稀植物桫椤群,设立自然保护小区助力生态保护
- • 客家家训馆群建设启动,梅州深耕文化振兴之路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客家传统黄酒炖鸡:孕妇营养食谱中的滋补佳品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挂牌,仿野生灵芝种植效益显著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征服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之旅与壮美风光
- • 五华县横陂镇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 • 丰顺县试点“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管理系统,开启校园安全管理新篇章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闪耀国际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产业升级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完成,助力学子安心求学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梅州客家山歌奏响央视,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大埔县“花环龙舞动新时代”传统技艺创新展演: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蕉岭县全域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长40%谱写旅游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向新高峰
- • 第五届客家美食节盛大开幕,百种粄食现场比拼精彩纷呈
- • 梅州开启茶叶保险新篇章: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精彩呈现
- • 梅江区盛大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梅州首条全自动陶瓷生产线投产,开启传统产业升级新篇章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圆满实现,助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
- • 梅州智慧停车场PPP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城市配套功能持续完善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梅县区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农村人才振兴
- • 梅县仙人粄:夏日热销的古法熬制解暑良品
- • 丰顺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通过国家认证,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
- • 梅州科技创新企业迎来重大利好: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绿色生态魅力绽放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客家文化,促进世界文学交流”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精准帮扶全覆盖
- • 梅州积极推进“苏区+湾区”联动发展,政策赋能老区振兴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共筑健康未来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 吸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
- • 梅州与深圳南山教育集团签订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共筑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转型再提速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五华双华镇高山红薯节盛大开幕,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 • 大埔县“稻渔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庆典: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盛大启幕,共筑美好乡村未来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格局,打造智慧生活新体验
- • 兴宁坭陂镇智慧渔场盛大启用,工厂化养虾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乡村风采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碧水丹霞与客家水乡的写意画卷
- • 大埔县积极推进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蕉岭县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揭牌,关爱行动再升级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 • 梅州1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中小企业腾飞,共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再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