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
近日,梅州市正式发布了我国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梅州市乡村振兴蓝皮书(2023)》。该蓝皮书全面总结了梅州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梅州市乡村振兴蓝皮书(2023)》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为指导,深入分析了梅州市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和发展范式。以下是蓝皮书中的几个亮点:
一、产业兴旺,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梅州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蓝皮书指出,梅州市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梅县金柚、五华脐橙、丰顺茶叶等,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也提高了农民收入。
二、生态宜居,建设美丽乡村
梅州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蓝皮书强调,梅州市通过实施“生态修复、环境整治、景观提升”三大工程,打造了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如梅县区雁洋镇、丰顺县八乡山镇等,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
三、乡风文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梅州市在乡村振兴中,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蓝皮书指出,梅州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传承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同时,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倡导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四、治理有效,构建和谐乡村
梅州市在乡村振兴中,强化基层治理,构建和谐乡村。蓝皮书强调,梅州市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五、生活富裕,实现共同富裕
梅州市在乡村振兴中,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蓝皮书指出,梅州市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实施教育扶贫等措施,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梅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实现了生活富裕。
《梅州市乡村振兴蓝皮书(2023)》的发布,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梅州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范式,为其他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未来,梅州市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
- • 梅州金柚宴创新菜式惊艳亮相粤港澳美食博览会,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非遗传承校园示范基地正式设立,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民国法学家丘汉平法学思想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成功举办”
- • 梅州实施“扶贫车间星级评定”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梅州市政府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中小企业腾飞发展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为10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享受交通补贴政策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绽放巾帼风采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院士吴恒兴捐赠肿瘤医学手稿回乡,助力故乡专科图书馆建设,惠及医学生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温情与关怀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梅县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培育新品种水稻,亩产创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 • 平远县仁居古镇:红色记忆与明清老街的时光漫步
- • 梅州红色记忆VR体验馆盛大开馆,数字化再现革命历史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农业科技创新再创佳绩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乡野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文化,共筑世界文学之桥”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盛大开幕,传承红色基因
- • 五华县“扶贫产业联盟”助力规模效应,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全力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
- • 全国首单客家米粿期货在梅州挂牌,传统食品迈入资本化运作新纪元
- • 梅州味酵粄香飘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助力山区特色美食走出大山
- • "岭南第一清官"蓝钦奎廉政文化论坛达成10项研究成果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航天院士梁思礼祖居变身航天科普馆,长征火箭模型亮相展翅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古法柴火灶复燃,梅州乡村复兴猪油渣炒菜心:传统烹饪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新篇章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 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发展
- • 梅州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共庆辉煌成就
- • 平远泗水镇发现民国婚书:客家婚俗研究添新证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共赏茶香诗意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统文化与现代激情的完美融合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客都渔歌"品牌全新发布,引领特色水产产业链发展新潮流
- • 径南镇古法榨油技艺荣获国家专利,山茶油产业链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兴宁龙田镇智慧物流园盛大开园,助力粤赣闽三省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培育千名专业厨师,传承与创新客家美食文化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记忆
- • 梅州丰顺县扶贫单丛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捷服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喜获文创基金注资,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谱写教育新篇章
- • 客家特色果蔬脆片生产线正式投产,年消化鲜果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跨境电商平台助力梅州农产品开辟出海新通道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
- • 丰顺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江区金山街道客家祖训家规主题展”引发热议,传承客家文化新风尚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文脉,焕发时代新颜
- • 蕉岭县长潭旅游区:秋日红叶与湖光山色的诗意画卷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探寻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之源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助力潮汕地区交通互联互通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助力青年创业,点亮乡村振兴梦想
- • 大埔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让8万群众喝上安全水,共享发展成果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走进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感受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擂茶争霸赛:三代传人同台竞技,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峰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扶贫助学基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学子梦想起航
- • 梅州海关成功查获走私冻品案,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