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安流镇“三宫出巡”民俗活动,水陆巡游盛况空前,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五华安流镇,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三宫出巡”。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更是盛况空前,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共同感受这一千年文化的魅力。
“三宫出巡”是五华安流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这项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主题,通过巡游的形式,展示出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在农历正月初二举行,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大早,安流镇的大街小巷就热闹非凡,人们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盛况。
上午9时许,随着一声鞭炮响,巡游队伍缓缓出发。队伍中,首先是三宫神像,它们分别是文武财神、土地公和城隍爷。神像由精湛的工匠手工制作,栩栩如生,两旁是身着节日盛装的舞龙、舞狮、花灯等民间艺术表演队伍。
紧接着,巡游队伍中还有各式各样的民间小吃摊位,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摊位上,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游客们纷纷驻足品尝,欢声笑语不断。
巡游队伍沿着安流镇的主要街道,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路巡游。沿途,两旁的居民纷纷拿出自家制作的彩旗、灯笼,为巡游队伍增添喜庆气氛。孩子们手捧鲜花,欢呼雀跃,为巡游队伍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此次“三宫出巡”活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水陆巡游。在巡游队伍中,有一艘巨大的彩船,船身绘有精美的图案,船头立着威武的龙头。彩船缓缓行驶在安流镇的河面上,与岸上的巡游队伍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水陆巡游过程中,还有精彩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传统表演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此外,还有民间艺术家的现场表演,如剪纸、书法、绘画等,展示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此次“三宫出巡”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千年文化的魅力,也让当地居民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一传统民俗。在巡游队伍中,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安流镇的骄傲,我们要把这份传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
随着巡游队伍的缓缓离去,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然而,这一千年文化的传承却永远不会结束。在未来的日子里,五华安流镇的“三宫出巡”活动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感动。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俯瞰梅城全景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传承民俗文化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享梅城全景之美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丰顺县成立首个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兴宁市刁坊镇百年金狮队复建,传统武术展演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智慧茶园”项目荣获全国农业创新大奖,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蕉岭广福镇“打船灯”习俗焕新颜,非遗歌舞焕发新生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风采
- • 梅州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共庆辉煌成就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兴宁市校企合作,创新电商扶贫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新路径
- • 客家传统美食“鸭松羹”濒临失传,紧急寻访传承人,守护家乡味道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如何转化金山银山
- • 梅州特殊教育学校与广州启聪学校携手共建,共谱特殊教育新篇章
- • 大埔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实现“一键呼叫”便捷服务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梅州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百场公益讲座助力家庭教育提升
- • 梅州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 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大埔茶阳镇历史文化街区焕新颜:千万级保护修缮资金助力文化传承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梅县区扶贫公益广告点亮城乡宣传阵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平远八尺镇复原“酒瓮祭”仪式,千年酿酒文化焕新生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远销东南亚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产业转型升级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放,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平远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2万农户增收致富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文化传承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携手华南农大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培育百名硕士农技员助力乡村发展
- • 《热血传奇》2025新服震撼开启:双龙争锋、行会争霸与四端互通全新上线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江区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 • 梅州打造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梅州打造“客都硅谷”: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硕果累累,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怀旧之旅
- • 梅州碳交易中心启动首日成交额突破亿元,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梅江区试点老旧小区物业费政府补贴机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写照
- • 梅江区客家博物馆: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璀璨瑰宝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打卡新热点
- • 梅州青年返乡潮涌,创业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民俗技艺之旅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之旅
- • 梅州丰顺县地热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梅州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签约中科院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重现世间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称号,助力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