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重现历史瞬间
近日,一场名为“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的展览在北京举行,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前来参观。此次展览共展出李玉阶先生在抗战时期拍摄的200幅珍贵作品,这些作品均为首次公开,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段段真实的历史瞬间。
李玉阶,这位出生于1925年的华侨摄影家,曾在抗战时期担任战地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过程中的英勇事迹。此次展览的200幅作品,涵盖了抗战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等,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历史感。
展览现场,一幅幅黑白照片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李玉阶先生在抗战时期所拍摄的《淞沪会战》系列作品,展现了我国军民在战场上英勇拼搏的场景,令人动容。其中,《淞沪会战》中的《激战正酣》一幅,记录了我国士兵在战场上顽强抵抗日军进攻的瞬间,画面中炮火纷飞、硝烟弥漫,令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此外,展览中的《南京大屠杀》系列作品,更是让人痛心疾首。这些作品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现了我国同胞在战争中的苦难。其中,《南京大屠杀》中的《母亲与孩子》一幅,描绘了一位母亲在战火中怀抱孩子,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中的《平型关大捷》系列作品,展现了我国军队在平型关战役中取得的辉煌胜利。这些作品中的《胜利的号角》一幅,记录了我国士兵在胜利后欢呼雀跃的场景,画面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自豪。
据悉,这些珍贵作品在李玉阶先生生前未曾公开展出。此次展览的举办,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抗战精神。展览期间,主办方还邀请了李玉阶先生的家属和抗战老战士出席开幕式,共同缅怀这段历史。
此次“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的举办,不仅是对李玉阶先生摄影艺术的肯定,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反思。这些珍贵的抗战影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本月末,广大摄影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可前往参观。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段历史,感受李玉阶先生的摄影艺术,缅怀那段难忘的抗战岁月。
- • 梅州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发电,开启生态经济新模式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开建:培育技能人才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农村养老‘互助公社’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丰顺县扶贫农产品品牌认证助力提升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娘酒鸡荣登“广东十大养生膳”,传统美食焕发新光彩
- • 蕉岭县创新教育模式,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展现阳光晾晒技艺的独特魅力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客家古法榨油技艺数字化复原项目圆满通过验收,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休闲体验新潮流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县区“消费扶贫专柜”助力城乡商超全面覆盖,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筑牢学生生命安全防线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梅州再创佳绩: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
- • 梅州实施“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 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丰顺县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十条精品养生路线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环保与循环经济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成立,共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新篇章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蕉岭县文福镇仓海诗廊荣膺省级文化示范点,传承文化瑰宝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梅州盛启全球客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激发青年创业热情
- • 梅州与广铁集团携手打造“客家文化专列”,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平远仁居镇中秋“月光书会”:客家文人雅集传统复兴之旅
- • 语言学家罗蔼其《客方言》研究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支持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融合非遗市集元素,展现文化魅力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我国农村冷链物流骨干网建成,冷藏能力达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乡野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
- • “客家传统七层糕”焕新成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引领潮流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扶贫动人故事传颂新时代风采》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坛节:飘香四溢,传承千年酒文化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成效显著,防洪灌溉惠及20个自然村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梅江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协作示范区: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收徒传承绝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获10亿元战略投资,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独具特色的传统盛宴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膺金鸡奖提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国家验收,经验全国推广
- • 梅州丰顺县单丛茶产业助力扶贫,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精准帮扶全覆盖
- • 梅县区水车镇隆重举行“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火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助力海外文物史料征集之旅
- • 梅江区盛大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梅州现罕见“双彩虹”奇观,朋友圈瞬间被刷爆!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挑战
- • 梅州废弃校舍华丽变身创业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五华县郭田镇龙狮峡:探寻原始森林的生态奇观与溯溪漂流的刺激之旅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 • 兴宁市坭陂镇温泉古村:硫磺温泉与古民居的康养结合之旅
- • 蕉岭县教育扶贫工程:为贫困学子铺就成才路
- • 丰顺县全面推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守护生命起点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预计年底投入运营,开启城市繁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