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之旅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蕉岭县蓝坊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小镇。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更有着一项独特的传统技艺——客家米酒的酿造。近日,我们走进这个充满酒香的古镇,探寻百年酒香背后的故事,感受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独特魅力。
蓝坊镇,一个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宁静与古朴的地方,这里的米酒更是闻名遐迩。走进镇上的一家老字号酒坊,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酒香的时代。
客家米酒,作为蕉岭县蓝坊镇的特色产品,已有百年的历史。它选用当地优质糯米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发酵、蒸馏等工序,酿造出醇厚、甘甜、香气扑鼻的美酒。这种酒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被誉为“长寿酒”。
在酒坊里,我们见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酿酒师傅。他名叫陈老,是蓝坊镇上为数不多的传统酿酒技艺传承人之一。陈老告诉我们,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非常讲究,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首先,选材至关重要。蓝坊镇周边的稻田里,种植着一种特别适合酿酒的糯米,这种糯米颗粒饱满,质地细腻,是酿造客家米酒的上乘原料。接下来,便是浸泡糯米。陈老说,浸泡糯米的水温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间也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保证糯米充分吸收水分,为后续的酿造打下基础。
浸泡后的糯米需要蒸煮,这一环节同样关键。陈老说,蒸煮糯米时要控制好火候,既要保证糯米熟透,又要避免过度加热。蒸煮好的糯米要经过冷却、发酵、蒸馏等工序,最后才能得到醇厚的米酒。
在陈老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酿造过程。只见糯米经过蒸煮后,被倒入发酵桶中,加入酒曲。酒曲是客家米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它能够促使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进而发酵产生酒精。发酵过程中,酒桶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酒曲的正常生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糯米中的糖分逐渐转化为酒精,此时便可以进行蒸馏。蒸馏是客家米酒酿造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陈老说,蒸馏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既要保证酒精充分挥发,又要避免过度加热,以免影响酒的品质。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最终得到的米酒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口感醇厚。陈老自豪地说:“我们的客家米酒,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好评,还远销海外,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探访蓝坊镇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这项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更体会到了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逐渐被淘汰,而蓝坊镇的客家米酒酿造工艺却得以传承,实属不易。
让我们为这些坚守传统、传承文化的匠人们点赞,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喜爱这项独特的酿造工艺,让百年酒香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 梅州五华县创新“足球扶贫”模式获国家点赞:足球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扶贫新篇章
- • 丰顺县韩山生态旅游区:千年茶园的云端度假攻略
- • 粤闽赣苏区对接会梅州签约23项目,共谋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全力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
- • 平远县八尺镇“酿豆腐”争霸赛:一场弘扬饮食文化的盛宴
- • 丰顺潭江镇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单丛茶产业再攀高峰
- • 梅州创新举措,人才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新篇章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机器人产业园:入驻企业实力雄厚,引领行业先锋
- • 梅州“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 • 国际汉学研讨会聚焦胡曦《湛此心斋诗话》海外传播影响
- • 东石镇脐橙出口基地荣获欧盟认证,首单20吨脐橙顺利发往荷兰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传承千年武术精髓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提升市民购物体验
- • 语言学家罗蔼其《客方言》研究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支持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启用,千亩茶园实现精准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平远县吹响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号角,共筑智慧教育新篇章
- • 丰顺捆粄荣登高铁餐车,日均销售千份,传承美食文化魅力
- • 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发布,串联三省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
- • 梅州客家山歌奏响央视,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探寻丰顺县建桥镇明代军屯文化遗址: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研学之旅
- • 梅州警方成功破获特大非法采矿案,涉案金额高达上亿元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硕果累累,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平远县多措并举,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共筑孩子成长基石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实现惊人增长3倍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攀高峰
- • 五华县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口镇移民纪念广场落成:下南洋文化再聚焦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环保与循环经济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已达30家
- • 梅江区举办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大埔县陶瓷非遗工坊揭牌,千年青花瓷技艺焕新生
- • 梅州深入开展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助力2.6万群众脱贫致富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五华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动态监测,成效显著
- • 蕉岭县长潭旅游区:秋日红叶与湖光山色的诗意画卷
- • 丰顺县北斗镇“拾全拾美”传统农具文化展盛大开幕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助力跨省联动发展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孵化青年创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平远县打通扶贫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粤东中医药高地再添新翼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谱写爱心传承新篇章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登顶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与风光之旅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放,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
- • 华南师大携手梅州,共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打造美食新标杆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兴宁市径南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传承农耕文化,感受田园生活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客家女杰叶璧华诗词VR体验馆开放,穿越百年对话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