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青溪镇“大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近日,广东省大埔县青溪镇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大醮”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媒体的关注。这场为期三天三夜的祭典,不仅展示了青溪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议。
“大醮”是青溪镇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七月,青溪镇都会举行这场盛大的祭典,以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今年的“大醮”活动从7月15日开始,至7月17日结束,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信徒。
活动期间,青溪镇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挂满了彩旗,灯笼高挂,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活动现场,各种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7月15日,祭典正式拉开序幕。首先进行的是“请神”仪式,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烛,来到镇上的神庙,向神灵祈福。随后,一场盛大的舞龙舞狮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舞龙队伍身着五彩斑斓的龙袍,舞动长龙,寓意着吉祥如意;舞狮队伍则以其威武雄壮的形象,为祭典增添了喜庆气氛。
7月16日,祭典进入高潮。上午,村民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祖仪式,向祖先表达敬意。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抢花炮”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抢花炮是青溪镇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参与者需要争抢悬挂在高杆上的花炮,寓意着吉祥如意。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7月17日,祭典进入尾声。上午,村民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祈福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下午,祭典在一场盛大的文艺演出中落下帷幕。演出节目丰富多彩,既有传统戏曲、舞蹈,也有现代音乐、舞蹈,展示了青溪镇的文化魅力。
这场为期三天三夜的“大醮”祭典,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青溪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关注。许多专家表示,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青溪镇的“大醮”活动,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消失。青溪镇的“大醮”活动,无疑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希望在未来,更多的地方能够举办类似的活动,让传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3倍
- • 梅州籍航天专家参与中国空间站建设荣获表彰,彰显家乡骄傲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助力民族认同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州与厦门大学携手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传承与创新客家文化
- • 梅州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发电,开启生态经济新模式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助力青年创业,点亮乡村振兴梦想
- • 梅州内河港口经济区引资建设多式联运枢纽,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客家文化,促进世界文学交流”
- • 蕉岭县打造全球最大仙人草种植基地,年产量占全国七成
- • 第五届客家美食节盛大开幕,百种粄食现场比拼精彩纷呈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格局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揭秘阳光晾晒技艺传承之美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显著提升,达80%
- • 梅州蕉岭县谱写扶贫新篇章:全省首个扶贫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
- • 梅州医疗新篇章: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成为首家三甲医院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梅江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协作示范区: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上一举夺魁,斩获3金2银创佳绩
- • 数字乡村试点落户梅州,区块链溯源赋能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 • 晚清进士温仲和家族“三代五翰林”教育展引发热议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迈向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平远差干镇荣膺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试点“长者食堂”:破解独居老人用餐难题,温暖夕阳红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土地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丰顺县汤坑镇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成效显著,资源化利用率达65%
- • 兴宁市开通“就医直通车”服务偏远乡镇群众,助力健康扶贫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梅州院士团队助力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成果显著
- • 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在梅州圆满举行,共筑教育友谊桥梁
- • 五华县双华镇天堂山:自然与科技的完美融合,视觉震撼之旅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魅力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达8000万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梅州学前教育再升级:推进普及普惠,新增学位5000个,助力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发展新篇章
- • "客都渔歌"品牌发布,引领特色水产产业链新潮流
- • 蕉岭县扶贫创业大赛激发创新活力,发掘扶贫新项目
- • 丰顺县龙鲸河漂流:夏日激流勇进,畅享清凉之旅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展示独特民族风情的盛宴
- • 梅州味酵粄香飘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助力山区特色美食走出大山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发展
- • 梅州智慧水务系统上线,全域监测守护碧水清流
- • 丰顺县留隍镇“万江古寨沉浸式戏剧”荣获文旅大奖,演绎古寨新风采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收徒传承绝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 • 平远县深化跨区域扶贫协作,产业资源互补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绽放新时代光彩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多措并举缓解入园难问题
- • 丰顺县温泉旅游季盛大启动,粤东康养度假目的地再添新彩
- • 《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条例出台,助力留住客乡韵味》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历史奥秘》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蕉岭县广福镇正月“扛仙师”神秘傩舞震撼上演,民俗文化魅力四溢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家族文化
- • 梅州脐橙: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金果”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惊艳巴黎中国文化周,展现千年客家文化魅力
- • 蕉岭县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揭牌,关爱行动再升级
- • “岭南第一才子”李士淳家训入选省级非遗,明代教育理念焕发新生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再现
- • 大埔县三河镇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孵化20个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江区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蕉岭广福镇“打船灯”习俗焕新颜,非遗歌舞焕发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