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热闹非凡,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近日,兴宁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竹板歌擂台赛”,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名民间艺人齐聚一堂,共同展示他们精湛的技艺。这场擂台赛不仅为民间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让广大观众领略到了传统竹板歌的魅力。
竹板歌,又称“竹板戏”,是我国民间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起源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兴宁市作为竹板歌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竹板歌文化资源。此次擂台赛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
活动现场,百名民间艺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持竹板,纷纷登台献艺。他们以丰富的题材、生动的表演和优美的旋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参赛选手们各具特色,有的以幽默风趣的段子逗笑观众,有的以激昂高亢的旋律感染现场气氛,还有的以深情款款的歌声打动人心。
在比赛中,一位名叫陈阿姨的民间艺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年过六旬,却依然精神矍铄,演唱的竹板歌韵味十足。陈阿姨说:“自从年轻时开始学习竹板歌,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今天能在这里与这么多民间艺人同台竞技,我感到非常荣幸。”
另一名参赛选手小李,年仅18岁,却已是一位竹板歌高手。他演唱的《家乡美》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小李表示,他从小就受到家人的熏陶,对竹板歌情有独钟。这次参赛,他希望能借此机会向更多人推广竹板歌,让这门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擂台赛还特别邀请了当地知名曲艺家担任评委。评委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赛选手水平较高,展现了兴宁市竹板歌的传承与发展。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让更多人关注和喜爱竹板歌,为这门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纷纷表示,这次比赛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艺,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让广大观众领略到了传统竹板歌的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让竹板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少年宫启用,留守儿童享受免费艺术教育,点亮梦想之光
- • 梅州经开区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全力打造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引领未来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助力缓解入园难问题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成功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捷服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梅县区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启用,贴心服务温暖夕阳红
- • 大埔县“一村一品”示范村数量领跑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
- • 梅江区东山书院:岭南书院文化与状元故事的深度解读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更加闪亮
- • 五华县郭田镇龙狮峡:探寻原始森林的生态奇观与溯溪漂流的刺激之旅
- • 平远县南台山森林公园荣膺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称号,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彰显教育实力
- • 梅州盛启全球客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激发青年创业热情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客家特色果蔬脆片生产线投产,年消化鲜果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数字乡村试点落户梅州,区块链溯源赋能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风采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灵魂工程师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温馨学习环境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成功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破土动工,助力2025年通车梦想成真
- • 平远仁居镇发现清代“迎灯”图谱,元宵习俗将复原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平远县金穗谷:农耕体验与亲子研学游的理想之地
- • 梅州筹建全球客家名人数据库,已收录127位历史人物数字档案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新篇章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高价成交,创文献拍卖纪录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乡村风采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大埔县西河镇成功举办“张弼士商道文化论坛”,吸引海内外学者共襄盛举
- • 兴宁市农村电商培训助力贫困群众增收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跨县产业集群崛起,梅州打造粤闽赣边区农业枢纽新格局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的新引擎
- • 梅州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再攀高峰,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防洪灌溉,助力20个自然村发展
- • 梅州客家古村落焕发生机: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首条双向六车道高速通车,闽粤两省交通互联互通再升级
- • 梅州蕉岭县荣获“全国扶贫资产管理创新示范基地”称号,谱写扶贫新篇章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平远县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云平台,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 • 梅州实施“扶贫成果展播工程”记录乡村振兴路
- • 平远县油茶产业深加工链条延伸,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50%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文脉
- • 梅州1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中小企业腾飞,共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百场公益讲座助力家长育儿之路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见证历史风云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五华横陂镇惊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武术文化添新证
- • 嘉应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辐射三所成员校共育未来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擂茶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点燃投资热潮
- • 平远差干镇荣膺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音乐大师张雁虹交响诗《客都赋》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华彩乐章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平远县差干镇河湖治理成效显著,水质达标率100%展现生态治理新成果
- • 蕉岭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荣获省级绿色示范基地称号,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再攀高峰突破万吨大关
- • 兴宁市罗岗镇柿子林:秋日金黄果园的采摘与摄影指南
- • 梅江区长沙镇复现“敬祖尝新”礼 稻作文化活态传承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产业转型升级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诠释教育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