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保护工作再添新篇章

近日,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在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时,意外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的踪迹。这一发现不仅为梅州市的生态环境增添了光彩,也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再添新篇章。
中华穿山甲,又称“穿山甲王”,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被誉为“活化石”。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猎捕等原因,中华穿山甲的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成为全球濒危物种。此次在梅州发现中华穿山甲踪迹,对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中华穿山甲生活在梅州市某山区,活动范围约为1平方公里。根据调查人员观察,该穿山甲体态健壮,行动敏捷,生活习性良好。这一发现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华穿山甲的生存状况。
梅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现中华穿山甲踪迹后,立即启动了保护措施。一方面,加强了对该区域的巡护力度,确保中华穿山甲的安全;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周边居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积极开展生态保护行动。此次发现中华穿山甲踪迹,正是梅州市生态保护成果的体现。据了解,梅州市已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梅州市还加大了对非法猎捕、贩卖野生动物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
专家表示,此次在梅州发现中华穿山甲踪迹,表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保护工作仍需持续推进。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贩卖野生动物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此外,专家还建议,加强公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培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来。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总之,梅州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一大喜讯。在今后的工作中,梅州市将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 • 大埔县非遗传承校园示范基地正式设立,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 200幅作品首度公开,珍贵历史瞬间重现
- • 梅州客家娘酒鸡荣登“广东十大养生膳”榜单,传统美食焕发新光彩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拍出680万 创文献拍卖纪录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柚子产业迎来新飞跃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守护民族记忆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梅州金柚开启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大埔湖寮镇非遗小吃街盛大开业,百种客家美食荟萃,食客们纷纷慕名而来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我国农村冷链物流骨干网建成,冷藏能力达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升级
- • 大埔茶阳镇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生:千万级保护修缮资金助力古韵传承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交流新篇章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修缮完成,客家建筑群焕新颜成文旅新地标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赴文化盛宴
- • 梅州首创“农业管家”服务模式,托管耕地超3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挑战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擂茶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文化新篇章
- • 蕉岭县丘逢甲故居:追寻爱国诗人的历史足迹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荣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文化完整保存的珍贵见证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开工,助力我国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享梅城全景之美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传统与健康生活
- •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农业大棚试点,数字化种植助力果蔬产量提升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
- • 梅州发布招商引资“黄金十条”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暑期托管服务创新启动:“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
- • 平远仁居镇发现清代“迎灯”图谱,元宵习俗将复原
- • 兴宁市合水水库:骑行露营,解锁生态旅游新玩法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江区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温暖童心,守护成长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江区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谱写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未来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璀璨明珠
- • 梅江区客家花灯艺术节盛大启幕,百组创意灯饰点亮老街巷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多措并举保障群众权益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历史与现代交融焕发新活力
- • 平远东石镇花生节盛大开幕 七十二道花生宴创纪录,打造特色旅游新亮点
- • 大埔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荣登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三品价值超百亿: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的新标杆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点亮智慧之光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物流成本降低20%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绽放异彩,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 • 梅州乡村振兴项目迎来百亿央企投资,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验收,助力孵化企业45家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腾飞
- • 梅州跨境数据存储中心项目引资超15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传承民俗保平安
- • 梅州营商环境排名跃升,吸引投资者目光
- • 梅州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打造人才高地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 • 梅县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