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共襄盛举。
“十月朝”糍粑节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时兴宁市一带瘟疫肆虐,人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便在十月初一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糍粑节。
糍粑,作为糍粑节的标志性食品,是用糯米磨成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团,再经过蒸煮、捣打等工序制成。糍粑不仅口感软糯,而且寓意着团圆、丰收和幸福。在糍粑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互相赠送,以此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径南镇的糍粑节,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还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节日当天,镇上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烛,来到庙宇前,向神灵祈福。此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表演,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糍粑节的早晨,径南镇的大街小巷弥漫着糯米香气。家家户户的厨房里,蒸煮糍粑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将糯米粉揉成团,放入蒸笼中蒸熟,再取出捣打,直至糍粑变得软糯可口。制作糍粑的过程虽然繁琐,但却是当地居民们一年一度的欢乐时光。
糍粑节当天,镇上的街头巷尾摆满了各种小吃摊位,售卖着各种特色美食。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糖水糍粑和糯米糍粑。糖水糍粑是将糍粑切成小块,放入糖水中浸泡,口感香甜可口;糯米糍粑则是将糍粑切成片,裹上芝麻、花生等配料,外酥里嫩,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品尝美食,游客们还可以参加各种民俗活动。在径南镇,游客可以观看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作坊,了解糍粑的制作过程,亲手体验制作糍粑的乐趣。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为径南镇带来了欢乐,更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共同祈求平安、幸福,传递着美好的祝愿。如今,糍粑节已经成为兴宁市乃至广东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将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节日。而我们也期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糍粑的香气能够飘得更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来自千年前的温暖与祝福。
- • 梅州客家武术在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中大放异彩,勇夺八金!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创新高,提升40%
- • 蕉岭三及第: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大埔县: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 • 丰顺县试点“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管理系统,开启校园安全管理新篇章
- • 梅县区丝苗米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正式运营,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走进传统美食的神秘世界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炉: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梅州金柚闪耀RCEP市场,首次出口开启新征程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获省级示范基地荣誉
- • 五华县“智慧水利”项目荣登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榜单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革命文物保护名录,传承红色记忆
- • 梅州院士团队助力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成果显著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魅力古韵焕新颜
- • 蕉岭县文福镇仓海诗廊荣膺省级文化示范点,传承文化瑰宝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旅游新名片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0全员培训,助力教育现代化
- • 平远县东石镇丰泰堂:探寻客家民居与红色革命旧址的双重魅力
- • 平远县深化跨区域扶贫协作,推动产业资源互补发展
- • 梅州籍航天专家参与中国空间站建设荣获表彰,彰显家乡骄傲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万人就业,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打造美食新地标
- • 梅州首批“教育世家”评选结果揭晓,20个家庭获表彰
- • 梅州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
- • 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 • 全面覆盖乡村青少年宫,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梅州脐橙: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金果”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合作新篇章
- • 梅州蕉岭县扶贫石斛种植基地:助力整镇脱贫的绿色引擎
- • 兴宁市试点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保障
- • 五华县首创“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之路
- • 梅州市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蕉岭县“光伏+农业”模式创新推广,年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 • 丰顺埔寨火龙筹备升级,元宵夜将创规模新纪录
- • 梅州油茶产业迈向新高峰:精深加工项目投产,打造百亿特色农业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梅州:半年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签约项目投资额超300亿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民俗技艺之旅
- • 五华县扶贫产业联盟:凝聚力量,推动规模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文化新篇章
- • 丰顺县留隍镇“万江古寨沉浸式戏剧”荣获文旅大奖,演绎古寨新风采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 • 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岭南水经》手绘地图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融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龙岗镇生态漂流项目盛夏迎客,暑期接待量突破5万人次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助力产业升级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道教圣地与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坛节:飘香四溢,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启用AI价格监测系统,开启智慧管理新篇章
- • 梅江区携手深圳共建产业飞地,助力大湾区科技转移新篇章
- • 蕉岭县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建成,200户村民喜迁生态新房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蕉岭县“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风采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为10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 • 客家药膳食材种植基地成功通过GAP认证,引领绿色健康新潮流
- • 梅州建成首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粤东中医药高地再添新翼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打造家门口的创业乐园
- • 大埔县积极开展推广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千年客家精神
- • 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共育未来美好明天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蕉岭县打造全球最大仙人草种植基地,年产量占全国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