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记忆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勇的抗日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近日,位于我国江西省赣州市的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正式挂牌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旨在传承红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
刘国用,原名刘国梁,1896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早年投身革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客家地区杰出的抗日英雄。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抗日游击队英勇抗击日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国用故居位于赣州市兴国县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里,这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故居始建于清朝,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具有浓郁的客家建筑风格。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故居虽然略显破旧,但依然保留着历史的痕迹。
挂牌仪式在刘国用故居前举行,赣州市有关领导、抗日老战士代表、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媒体记者等出席了仪式。在庄严的气氛中,领导为刘国用故居揭牌,标志着这座故居正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国用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了解历史、学习英雄的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客家抗日英雄的英勇事迹,深刻体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据悉,刘国用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首先,将对故居进行修缮和保护,使其恢复原貌,更好地展示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的生平事迹。其次,将设立陈列馆,展示刘国用生平照片、革命文物以及相关历史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英雄的一生。此外,基地还将定期举办讲座、座谈会等活动,邀请抗日老战士、专家学者等来基地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刘国用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挂牌,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让广大青少年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还能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刘国用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挂牌,为我国客家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 梅江区试点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之路上的新探索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客家武术惊艳国际舞台,斩获八金荣耀
- • 《民国报人陈此生新闻著作集出版:揭秘报业黄金时代的舆论力量》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魅力
- • 《算学新说》的发现:李焯芳重写晚清数学史篇章
- • 探寻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梅州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称号,绿色崛起魅力无限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平远脐橙荣膺欧盟有机认证,首批10吨产品远销荷兰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助力文旅消费新风尚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客家风情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传承的信仰之光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梅州“客都工匠”评选启动,传承与创新共谱传统技艺新篇章
- • 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五华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领跑全市,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成效显著,助力就业超2万人,推动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平远县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扶贫信息透明化,共筑美好未来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秘密历程
- • 梅县区隆文镇启动“古法造纸活态传承工程”: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 • 梅州客家武术在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大放异彩,荣获八金壮我国武术风采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千年古榕树数字化守护: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迈入万吨级新纪元
- • 梅县区“扶贫助学基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坚实桥梁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见证历史风云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工艺绽放时代光彩
- • 五华县首创“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之路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梅州客家古村落焕发生机: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助力教育发展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获金鸡奖提名,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梅州梅江区构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筑牢脱贫攻坚成果防线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助力打造专业化培训平台
- • 梅州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引资超2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腾飞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蕉岭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五华横陂镇惊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为武术文化添新证
- • 梅州“客都工匠”评选启动,共筑传统技艺传承之路
- • 梅州首创“美食+光伏”生态农场,种养烹一体化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梅县区雁洋镇盛大举行“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
- • 大埔县百侯镇客家民俗博物馆盛大开馆,千件传统器物展映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举办全球客商大会,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300亿,共绘发展新蓝图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盛大启幕,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乡村儿童“第二课堂”全覆盖,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梅州客家山歌剧《等郎妹》荣获全国文艺展演金奖,客家文化魅力绽放
- • 五华安流镇“三宫出巡”民俗活动,水陆巡游盛况空前,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平远仁居镇焕新民俗:清代“迎灯”图谱重现,元宵习俗即将复原
- • 梅州客家小吃惊艳国际邮轮,美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助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 • 梅江区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助力缓解双职工家庭育儿压力
- • 兴宁市叶塘镇“上灯”习俗:见证宗族传承的璀璨明珠
- • 《热血传奇》新手必看:三大职业全面解析,助你快速上分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 平远县脐橙文化节:融合非遗展演,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盛大启幕,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消费市场增长15%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显著提升,达80%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正式上线,远程问诊全覆盖助力健康服务升级
- • 梅州经开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产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