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梅江区的一项古老习俗——“中秋烧塔”再次上演,将传统祈福的盛景呈现得淋漓尽致,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底蕴。
中秋烧塔,又称“烧塔灯”,是梅江区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据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梅江区,每逢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点燃一座塔形纸塔,以祈求家人平安、五谷丰登。
今年的中秋,梅江区的街头巷尾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人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各种祭祀用品,等待着这一传统习俗的重现。在梅江区某居民小区,记者目睹了这一盛况。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区内,一座座塔形纸塔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纸塔由竹篾和彩纸制成,塔身绘有精美的图案,塔顶插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居民们手持香烛,围在纸塔周围,虔诚地祈祷。
随着一声声爆竹声,纸塔点燃了。火焰在夜色中跳跃,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居民们纷纷跪拜,双手合十,默默许下心愿。孩子们则兴奋地在纸塔周围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
“中秋烧塔,是我们梅江区的传统习俗,寓意着祈福、团圆和希望。”一位年长的居民向记者介绍道,“每年中秋,我们都会在这里烧塔,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据了解,中秋烧塔的习俗不仅体现了梅江区人民的信仰,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人们认为火可以驱邪避灾,因此在中秋之夜点燃纸塔,寓意着祈求平安、驱除邪气。同时,纸塔的形状也象征着团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在梅江区,中秋烧塔这一传统习俗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文化瑰宝,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推广。
“中秋烧塔这一传统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好好传承下去。”梅江区文化局局长表示,“我们将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一传统习俗中来,让中秋烧塔成为梅江区的文化名片。”
中秋烧塔,这一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在梅江区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美好的夜晚,人们共同祈福,祈愿家人平安、国家繁荣昌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传统习俗将会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的文化瑰宝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草根足球文化的摇篮与青训基地的活力体验
- • 梅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 梅州全力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打造绿色生态名片
- • 丰顺县“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获全国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迈向国际化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扩至万亩,产业链延伸至大健康领域
- • 丰顺县华侨资源联动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首条双向六车道高速通车,闽粤两省交通动脉再升级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享受交通补贴政策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圆满完成,为学生营造温馨家园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梅县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5家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 • 梅州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生物多样性保护再获新突破
- • 梅州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推出“柚农贷”专项产品助力柚农发展
- • 五华县劳动技能竞赛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 • 梅江区东山书院:岭南书院文化与状元故事的深度解读
- • 大埔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荣登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启动“院士故里行”活动,百名学子对话科学大家
- • 蕉岭县水泥行业低碳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 • 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放,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新引擎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盛宴
- • 梅州筹建全球客家名人数据库,已收录127位历史人物数字档案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传统美食再受热捧
- • 梅州全力推进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守护百年古建筑群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江区试点老旧小区物业费政府补贴机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五华县提线木偶戏非遗展演走进乡村,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智慧农业新篇章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梅州实施“扶贫饮水工程” 助力12万群众告别饮水难题
- • 热血传奇新区开服:经典重启,王者再临
- • 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民俗的魅力传承
- •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养鸡场投产,自动化率高达80%,产能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梅江区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热血传奇技能攻略:从基础机制到深度应用
- • 丰顺埔寨烧龙:千年技艺传承,入选国家级非遗预备名录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再获认可,列入华南师大研究生课程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出口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殊荣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非遗文化
- • 兴宁市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教育融媒体中心,开启教育传播新篇章
- • 梅州与深圳携手打造超万亩“飞地农业”示范区,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村民争当“文明之星”
- • 梅县区消费扶贫专柜助力城乡商超,共筑扶贫新篇章
- •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试点成效显著,授信总额突破20亿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百年家风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州实施“交通扶贫”,完成村道硬化180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