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梅江区的一项传统习俗——“中秋烧塔”再次上演,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祈福盛宴。
中秋烧塔,是梅江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中秋之夜,当地居民都会在户外搭建高塔,点燃香火,祈求平安、健康、幸福。
今年的中秋烧塔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热情参与。在梅江区的一个宽阔广场上,一座高约10米的巨型塔楼巍然矗立,塔身由竹木搭建而成,装饰着红纸、灯笼等节日元素,显得格外喜庆。
活动当天,夜幕降临,广场上人声鼎沸。居民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香烛、纸钱等物品,开始搭建塔楼。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搭建塔身,有的负责装饰,有的负责点燃香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座精美的塔楼在夜色中逐渐成形。
随着塔楼的搭建完成,居民们开始进行祈福仪式。他们手持香烛,虔诚地祈祷,希望家人平安、事业顺利、身体健康。此时,广场上烛光闪烁,烟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当夜幕完全降临,居民们点燃了塔楼上的香烛。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随着香烛的燃烧,塔楼上的纸钱纷纷飘落,仿佛带着人们的祝福,飘向远方。
中秋烧塔活动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梅江区人民的信仰和情感,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习俗逐渐被淡忘。然而,梅江区的人们却始终坚守着这份传统,将中秋烧塔习俗传承下去。
此次活动,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了这一传统习俗。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前辈们的精神,将这份传统发扬光大。在活动现场,一位年轻居民激动地说:“中秋烧塔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一定会将这份美好传承下去。”
中秋烧塔习俗的再现,不仅丰富了梅江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今后的日子里,梅江区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秋烧塔,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的再现,无疑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难忘的祈福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中秋,梅江区的烧塔活动再次绽放光彩。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腾飞
- • 梅江区创新教育管理,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助力学位动态监测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坛节:飘香四溢,传承千年酒文化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基地引资扩容,助力区域农业发展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破土动工,助力2025年通车梦想成真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入选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助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人才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焕新颜,客家建筑群成为文旅新地标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梅州平远县打通扶贫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美味传奇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助力家乡科普教育发展
- • 蕉岭县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教育主题公园,打造校园文化新地标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舞动非遗魅力,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经开区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的全新篇章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重现历史瞬间
- • 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助力绿色健康产业发展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爆款,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丰顺县潭江镇茶叶产业园升级,引领“中国高山茶”品牌新标杆
- • 蕉岭广福镇跨省协作产业园落地,闽粤合作再深化: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五华县横陂镇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 • 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田园综合体与乡愁记忆的复活计划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荣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大学生返乡用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助力家乡美食走向全国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启动“银龄讲学”计划,退休教师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兴宁市永和镇盛大举办“客家擂茶擂台赛”,百位擂主同台竞技,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携手共创教育新篇章
- • 客家传统美食“鸭松羹”濒临失传,紧急寻访传承人,守护家乡味道
- • 梅县区打造“无证明城市”: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梅州与RCEP成员国签订10项农业合作协议,共谋区域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正式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深入开展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助力2.6万群众脱贫致富
- • 梅州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引资创新模式: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助力文旅消费新风尚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盛大启幕,共筑美好乡村新篇章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启,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粄食文化盛宴
- • 梅州客家围屋音乐节魅力四射,年轻游客蜂拥而至创历史新高
- • 丰顺县勇立潮头,打造粤东首个县级教育大数据中心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写照
- • 穗梅产业共建园区签约15家企业,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升级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环境
- • 梅州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重现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