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正式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日,梅州市迎来了一件盛事——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正式揭牌。这一举措标志着梅州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广大粤港澳青年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平台。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位于梅州市梅县区,占地面积约100亩,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基地以“青年创业、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推动梅州乃至整个粤港澳地区的乡村振兴。
基地揭牌仪式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梅州市市长等领导出席并发表讲话。他们表示,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粤港澳地区青年人才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基地内设有创业孵化中心、培训中心、展示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域,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创业孵化中心将为入驻的青年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培训中心则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课程,提升青年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展示中心则展示各类创业项目,促进青年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基地已吸引了众多粤港澳地区青年前来报名入驻。这些青年创业者涵盖了农业、电商、旅游、文创等多个领域,他们的项目涵盖了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多个方面。他们纷纷表示,基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让他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在基地揭牌仪式上,一位来自广州的青年创业者表示:“我一直想回农村创业,但缺乏经验和资源。现在有了这个基地,我感到非常兴奋。我相信,在这里,我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地揭牌后,梅州市政府还与粤港澳地区多家高校、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基地建设和运营。未来,基地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为梅州乃至粤港澳地区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的揭牌,不仅为梅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企业和青年创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梅州乡村振兴的画卷必将更加绚丽多彩。
- • 梅州启用全省首个智慧农机共享中心,助力百万亩农田高效生产
- • 客家传统黄酒炖鸡:孕妇营养食谱中的滋补佳品
- • 大埔县三河镇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孵化20个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东石镇脐橙出口基地成功通过欧盟认证,首单20吨脐橙发往荷兰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共筑孩子成长基石
- • 热血传奇新区开服:经典重启,王者再临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一场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文化瑰宝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梅州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兴宁市新圩镇“放心厨房”全覆盖,农村集体聚餐安全标准再提升
- • 梅州法院集中宣判涉黑恶案件,37人获刑,彰显法治权威
- • 梅州平远县脐橙节签约扶贫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格局,打造智慧生活新体验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力支持
- • 客家家训馆群建设启动,梅州深耕文化振兴之路
- • 梅州客家武术在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大放异彩,勇夺八金荣光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8000万,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落成,村级联赛激活乡村体育经济新活力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响
- • 梅州客家围龙屋修缮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关注
- • 平远县八尺镇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引领虚拟经济新潮流
- • 梅州特殊教育学校与广州启聪学校携手共建,共谱特殊教育新篇章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年减碳量突破百万吨级,助力绿色发展
- • 丰顺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正式上线,企业服务效率倍增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覆盖200所中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建筑文化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感受民俗魅力
- • 大埔县“稻渔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兴宁坭陂镇智慧渔场启用,工厂化养虾产能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石
- • 大埔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实现“一键呼叫”便捷服务
- • 我国农村冷链物流骨干网建成,冷藏能力达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华城镇宋代窑址发现,遗址公园建设指日可待
- • 梅州全面铺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呵护学生心灵成长
- • 平远仁居镇古韵新篇:明清古驿道遗址焕发新生,红色文旅长廊即将崛起
- • 梅州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启用,千亩茶园实现精准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平远县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河东镇智慧养蜂产业园落成,数字化蜂箱助力产蜜量提升50%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完整保存的文化瑰宝”
- • 梅州创新扶贫文化节,搭建文旅消费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峰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开启破解用地瓶颈难题新篇章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对接
- • 梅州金柚闪耀RCEP市场,首次出口开启新征程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验收,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 • 古法柴火灶复燃,梅州乡村复兴猪油渣炒菜心:传统烹饪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县区申报“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初审,客家文化保护迈出重要一步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助力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 • 粤港澳青少年研学基地在梅县区挂牌成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蓝坊镇废弃矿区焕发生机:生态修复完成,新增耕地800亩种旱稻
- • 兴宁市径南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传承农耕文化,感受田园生活
- • 梅州高铁新进展:梅龙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助力粤东地区发展加速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 • 梅州柚产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水口镇刘氏总祠:客家宗族文化的建筑艺术探秘
- • 梅州启动“院士故里行”活动,百名学子对话科学大家
- • 梅州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资超过50亿元
- • 梅州全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打造50所智慧校园试点,引领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蕉岭县竹产业深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预计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