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推广,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本地的治理模式。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一项名为“积分制”的村民参与治理模式应运而生,不仅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参与热情,还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三圳镇位于蕉岭县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镇。过去,由于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村庄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三圳镇积极探索创新,引入了“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积分制”的核心是,村民通过参与村庄治理、环境卫生维护、邻里互助等活动,积累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等。这种模式将村民的日常行为与村庄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在实施“积分制”之前,三圳镇的村庄环境脏乱差,村民对村庄治理的参与度不高。如今,随着“积分制”的推广,村民的参与热情明显提升。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村庄治理,既改善了生活环境,又兑换到了实用的生活用品,一举两得。
具体来说,三圳镇的“积分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卫生:村民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持村庄整洁。参与环境卫生维护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2. 邻里互助:村民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邻里互助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3. 村庄治理: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如参加村民大会、提出村庄发展建议等。参与村庄治理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4. 公益活动:村民参加村庄组织的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敬老爱幼等。参与公益活动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积分兑换方面,三圳镇设立了积分兑换中心,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积分兑换中心定期公布兑换物品清单,村民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兑换。
“积分制”推广以来,三圳镇的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的参与热情不断提高。许多村民表示,通过参与村庄治理,不仅自己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还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
当然,“积分制”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积分的公平公正,如何提高村民的参与度等。对此,三圳镇不断优化“积分制”方案,加强宣传引导,确保“积分制”在村民中深入人心。
总之,蕉岭县三圳镇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积分制”的推动下,三圳镇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 • 大埔县扶贫移民新村:配套设施完善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腌面产业链崛起:万人就业,乡村振兴新引擎
- • 梅州古窑遗址再添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佐证
- • 梅县区半导体产业园二期竣工,助力地方经济腾飞,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 • 梅县雁洋镇叶帅故里举办红色文化节,客家山歌剧首演精彩纷呈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梅州校园创客空间建设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腐竹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迎大湾区智能制造新时代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茶园: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助力有机种植新篇章
- • 梅州百亿级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撬动社会资本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教育管理,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紧急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
- • 梅州蕉岭县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文化瑰宝
- • 梅州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引资创新模式: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
- • 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持证人数突破两万,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兴宁市罗浮镇成功举办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红军无线电专家刘澄清文物展揭幕:中央苏区通信秘史展现在世人面前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标杆
- • 梅江区恢复“转火”习俗,百年祖屋重燃灶火续香火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农村电商示范县全覆盖,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金柚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宝座,出口量翻倍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攀高峰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助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 • 梅州客家围屋群: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 “民国法学家丘汉平法学思想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成功举办”
- • 梅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梅州创新“扶贫共享农机”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荣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焕发古厝新活力
- • 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探寻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之旅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验收,助力孵化企业45家
- • 梅州医疗新篇章: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成为首家三甲医院
- • 梅县丙村镇新规划院士工作站,引领现代农业研发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获10亿元战略投资,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推出“柚农贷”助力柚农发展,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兴宁坭陂镇智慧渔场盛大启用,工厂化养虾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 • 梅州首创“乡村CEO”培养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客家炒绿茶叶出口创新高,梅州茶产业走出国际新路径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千年家国情怀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提升教育环境质量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政银保合作推出“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助力柚农增收
- • 梅州蕉岭县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市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打造美丽乡村新面貌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5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助力数字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 • 梅州创新扶贫文化节,搭建文旅消费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差干镇河畔露营基地爆红,生态旅游助力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江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消费市场增长15%
- • 跨境电商平台助力梅州农产品开辟出海新通道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智慧农业产业园迈向5G新时代:全面覆盖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梅州教育再升级,“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氛围浓厚,图书馆藏书量激增30万册
- • 梅州海关成功查获走私冻品案,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 • 梅县区雁洋镇乡村人才驿站启用,百名专家结对指导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高山红薯荣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