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在广东省梅州市,一项农业与新能源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兴起。当地农民在光伏板下种植金柚,不仅实现了土地的多元利用,还探索出了一条农光互补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州,素有“世界金柚之乡”的美誉,金柚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丰富。然而,在传统种植模式下,土地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有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梅州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如何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探索的课题。
在梅州市丰顺县,一座座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山坡上,阳光照射下,光伏板熠熠生辉。而在光伏板下方,却是另一番景象:金黄色的金柚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清香。这里,就是梅州市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的示范点。
“光伏板下种植金柚,既能发电,又能种植,一举两得。”丰顺县金柚种植户陈先生兴奋地说。原来,在光伏板下种植金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据了解,光伏板下种植金柚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光伏板可以降低土壤温度,为金柚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在炎热的夏季,光伏板吸收阳光,将热量转化为电能,同时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金柚的生长。
其次,光伏板下的土壤湿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金柚吸收水分。在干旱季节,光伏板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为金柚提供充足的水分。
再次,光伏板下种植金柚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光伏板可以阻挡部分阳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此外,光伏板下种植金柚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光伏板下,农民可以种植多种作物,如蔬菜、药材等,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
梅州市在农光互补新路径探索中,还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光伏板种植技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农光互补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如今,梅州市农光互补项目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在光伏板下,金柚、蔬菜、药材等作物竞相生长,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的完美结合。
总之,梅州市光伏板下种植金柚的农光互补新路径,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种创新实践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更多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平远县八尺镇客家娘酒产业园盛大开园,传统酿造工艺迈向产业化新篇章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围龙屋: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开工,谱写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兴宁市罗浮镇成功举办“徐氏中医文化传承研讨会”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成功上线,远程问诊实现全覆盖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迈向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例5G远程手术在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开启医疗新纪元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享受交通补贴政策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
- • 平远县启动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呈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梅州冷链物流基地迎来京东冷链等企业,共筑冷链物流新篇章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古老技艺绽放新光彩,吸引海外藏家竞相追捧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历史与现代交融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培育未来的栋梁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五华县劳动技能竞赛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农业新篇章:智能大棚助力蔬菜产量增三成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赴文化盛宴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文化魅力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
- • 梅江区恢复“转火”习俗,百年祖屋重燃灶火续香火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交融奇观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圆满完成,为学生营造温馨家园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民俗技艺之旅
- • 梅州客家山歌奏响央视,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客家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点亮智慧之光
- • 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让农业技术落地生根
- • 梅州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超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千年家国情怀
- • 梅县区申报“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顺利通过初审,客家文化保护迈出重要一步
- • 蕉岭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假期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60%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梅州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农业非遗名录
- • “岭南第一才子”李士淳家训入选省级非遗,明代教育理念焕发新生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潮汕地区交通网络再升级
- • 五华横陂镇惊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为武术文化添新证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 • 梅州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成功吸引国际资本签约,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助力缓解入园难问题
- • 丰顺县砂田镇黄花村:梯田花海中的农耕文化诗篇
- • 平远八尺镇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梅州梅县区金柚产业助力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 • 平远县八尺镇成功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打造“客家文化专列”传承地域特色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传承宝贵文化遗产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成功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补链强链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