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 吸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
近日,一场热闹非凡的文化盛宴在广东省兴宁市举行,由兴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竹板歌擂台赛”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百名民间艺人参赛,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竹板歌,又称“竹板书”,是兴宁市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历史悠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此次“竹板歌擂台赛”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
活动现场,百名民间艺人身着节日的盛装,手持竹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比赛中。参赛者们各展所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将竹板歌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们被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在初赛中,参赛者们通过自选曲目,展示了各自在竹板歌方面的功底。经过激烈的角逐,共有20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复赛。复赛阶段,选手们围绕主题进行创作,以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决赛现场,气氛更加热烈。选手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用竹板敲击出优美的旋律,唱出心中的故事。其中,一位名叫李明的选手,以一曲《兴宁竹板歌》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李明表示,能够参加这次比赛,让他倍感荣幸,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竹板歌的决心。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兴宁市某文化站的选手陈女士荣获本次“竹板歌擂台赛”的一等奖。陈女士激动地说:“这次比赛让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民间艺人,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竹板歌的决心。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进一步推动了竹板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主办方表示,今后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兴宁市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兴宁市民间艺人的风采,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竹板歌这一民间艺术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的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 • 丰顺县“扶贫鸡”养殖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滚动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扶贫特派员”制度创新助力帮扶实效显著提升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格,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五华县安流镇“村村通”公路升级,助力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
- • 梅州首条智慧物流专线开通,农产品24小时直达大湾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西阳镇“仙人粄节”开幕,四十种凉粉创意比拼引众人瞩目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保障民生福祉
- • 农村宅改试点出新政,梅州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梅州非遗+旅游模式荣获文旅部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发展新篇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共进,开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梅州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称号,绿色崛起魅力无限
- • 梅州三及第汤:一锅传承百年的美味登上央视《家乡至味》纪录片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平远仁居镇古韵新篇:明清古驿道遗址焕发新生,红色文旅长廊即将崛起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大埔县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大埔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实现“一键呼叫”便捷服务
- • 梅江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进展顺利,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梅州古墓群重见天日:明代客家文化瑰宝出土百余件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千户卫生厕改造圆满完成
- • 蕉岭县广福镇豪岭古村:古道驿站的历史印记与明清建筑的沧桑之美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举措,人才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新篇章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休闲体验新潮流
- • 梅州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最高补贴高达80万元!
- • 丰顺县潭江镇畲族文化节盛大开幕,展现畲族独特民族风情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 • 大埔县“扶贫工匠”计划:传承传统手工艺,助力脱贫攻坚
- • 政银保合作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柚农发展“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加速融入大湾区,半年签约项目投资额超300亿,产业转移成效显著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文化魅力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迈向零碳示范镇新篇章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茶产业:创新驱动,助力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再攀高峰,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实践“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梅州产城融合示范区迎来世界500强企业签约,共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山歌奏响央视,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中心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激发创意,非遗作品精彩纷呈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再攀新高突破10亿元
- • 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新典范
- • 省级产业转移园落户梅州成效显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金柚闪耀RCEP市场,首次出口开启新征程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生
- • 蕉岭南磜镇竹海公园盛大开建,百里观光步道规划引领生态旅游新风尚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绽放新时代光彩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梅州客家特色预制菜风头正劲,抢占湾区市场订单翻三倍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扶贫动人故事传颂新时代风采》
- • 大埔茶阳镇历史文化街区焕新颜:千万级保护修缮资金助力文化传承
- • 梅州出台用地保障新规,助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 民间武艺研究获重大突破
- • 五华县倾力打造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市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首条全域旅游公路通车,串联30个特色村落,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平远县金穗谷:农耕体验与亲子研学游的理想之地
- • 兴宁市全面推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