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全面开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发展,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强市。近日,梅州市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标志着梅州基础教育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梅州市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全面提高梅州基础教育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总体目标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梅州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达到全省领先水平,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具体目标包括:
1. 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 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育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加强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育保障机制,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明确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
1. 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提高课程质量。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3. 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4.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5. 强化教育质量监测。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和评价。
6.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7.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8. 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育督导,确保教育政策落地生根。
三、保障措施
为确保《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梅州市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3.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
梅州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梅州基础教育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征程中,梅州市将继续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努力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蕉岭县长潭旅游区:秋日红叶与湖光山色的诗意画卷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再创新高,成功提升至75%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 • 蕉岭县南磜镇盛大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梅江区客家童谣传唱大赛:唤醒乡土记忆,传承客家文化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倾力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信仰与文化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文化魅力
- • 兴宁市开启“就医直通车”服务,偏远乡镇群众就医难题迎刃而解
- • 梅州首创“乡村人才公寓”:破解外来专家安居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数学家丘成桐祖居地迎来新里程碑:数学主题公园动工,几何迷宫体验区引人瞩目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火热开赛,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 • 梅州首创“乡村CEO”培养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力推进“校车安全工程”,助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氢能产业示范区迎来核心装备制造商签约,共筑绿色能源未来
- •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观测手稿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平远县建成粤东北最大光伏扶贫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废弃校舍华丽变身创业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出口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焕新颜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打造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新体验
- • 梅州高铁新进展:梅龙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助力粤东地区发展加速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圆满通过省级验收,助力乡村振兴
- • 乡村儿童“第二课堂”全覆盖,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教育成果显著
- • 大埔县双溪镇“明代海丝瓷路文化特展”对外开放,传承历史韵味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传承民俗文化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传承百年铁路精神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谜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梅州经济腾飞新篇章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扩至万亩,产业链延伸至大健康领域
- • 梅州金柚迎来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增长60%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正式启动,未来交通枢纽焕新升级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庆典: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梅州“智慧税务”服务平台上线,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温暖童心,守护成长
- • 梅州冷链物流骨干网基本建成,农产品流通效率显著提升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故乡新建专科图书馆助力医学生成长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乐趣无穷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圆梦校园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独特跨界体验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园投产,千年青花瓷技艺焕发新生
- • 兴宁市黄槐镇“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喜迎首批游客,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兴宁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成效显著
- • “乡村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开幕,百名画家共绘客家新貌”
- • 梅州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成效显著
- • 梅州电商物流园二期引资突破12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学前教育再升级:推进普及普惠,新增学位5000个,助力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谱写教育新篇章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大埔青溪镇“打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开学,为特殊儿童开启新篇章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璀璨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登顶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与风光之旅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舞的乐章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产品溯源全覆盖,守护食品安全新篇章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盛装举办国际客属华侨文化论坛,共话华侨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兴宁市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成功获省级立项,助力教育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