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的埔寨镇,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烧火龙”而闻名遐迩。近日,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民俗活动,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埔寨镇乃至丰顺县的文化瑰宝。
“烧火龙”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埔寨镇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每逢佳节庆典,埔寨镇都会举行盛大的“烧火龙”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专家学者前来观赏。
“烧火龙”的制作过程极为讲究。首先,需要选用上等竹子,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制成一条条长龙。接着,用稻草、棉花等材料制作成火龙,再由技艺高超的艺人进行装饰。火龙身上绘有各种吉祥图案,寓意着驱邪避灾、五谷丰登。
表演时,火龙在鼓乐声中舞动起来,火光冲天,烟雾缭绕,场面十分壮观。舞者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火龙,翩翩起舞。火龙在空中翻腾、穿梭,犹如一条真正的火龙,令人叹为观止。
“烧火龙”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埔寨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祖先的敬仰。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埔寨镇人民不断丰富和发展“烧火龙”,使其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民间艺术。
此次“烧火龙”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埔寨镇民间艺术的肯定和鼓励。这一荣誉将有助于推动“烧火龙”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民间艺术。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烧火龙”,埔寨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对“烧火龙”技艺的挖掘和整理,将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其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培养一批技艺精湛的传承人。此外,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烧火龙”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保障。
如今,“烧火龙”已成为埔寨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未来的日子里,埔寨镇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民间艺术,让“烧火龙”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总之,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埔寨镇民间艺术的极大肯定。这一荣誉将激励埔寨镇人民继续传承和发扬“烧火龙”,让这一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土地绽放科技之光
- • 梅州客家糯米糍空降直播间,五分钟售罄三万盒,传统美食新零售模式再掀热潮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华侨教育家熊长卿创办的南洋中学史料首次公开展出,见证百年教育传奇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生,开启特殊教育新篇章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精彩呈现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填补县域高端文旅空白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广福镇正月“扛仙师”神秘傩舞震撼上演,民俗文化魅力四溢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助力家乡科普教育发展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服务覆盖10万老年人,开启养老新模式
- • 梅州古墓群揭秘:明代客家文化瑰宝重现世间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新能源企业落户,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格局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梅州数字乡村建设项目荣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跨境数据存储中心项目引资超15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我国农村冷链物流骨干网建成,冷藏能力达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智慧农场: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扶贫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助力区域食品安全与乡村振兴
- • 梅州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
- • 梅州学前教育迈向普及普惠新里程,新增学位5000个助力教育公平
- • 丰顺县揭岭飞泉:朱熹题刻与山水诗画的交融之美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慷慨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积极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梅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大埔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让8万群众喝上安全水,共享发展成果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生活新篇章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市2025年城市更新与土地征收政策解读:补偿标准、区域动态与实操建议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文化盛宴引众人瞩目
- • 梅县区松口镇移民纪念广场落成:下南洋文化再聚焦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再现光辉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魅力
- • 丰顺县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十条精品养生路线引领休闲养生新潮流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创新高,提升40%
- • 兴宁市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区:花灯文化与客家民俗新体验之旅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丰顺县引领粤东教育信息化浪潮,打造首个县级教育大数据中心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实施“扶贫助学”计划,助力3.2万寒门学子圆梦未来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腾飞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旅游新名片
- • 热血传奇新区开服:经典重启,王者再临
- • 蕉岭县南磜镇竹海长廊:骑行漫步,畅享竹林清风之旅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破土动工,助力2025年通车梦想成真
- • 平远县差干镇七夕“接仙女”习俗温情延续:千年古韵,情意绵长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生活画卷
- • 梅州首创“乡村人才公寓”:破解外来专家安居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八尺镇复原“酒瓮祭”仪式,千年酿酒文化焕新生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创新红色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发展新篇章
-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跃居全省前列,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的盛宴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管理效率提升40%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圆满实现,助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