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旅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蕉岭县蓝坊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村落。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更有着独特的酿酒工艺——客家米酒。近日,我们走进蓝坊镇,探寻这百年酒香的奥秘,感受客家米酒的酿造魅力。
蓝坊镇地处山区,气候湿润,非常适合酿酒原料——糯米生长。糯米是客家米酒的主要原料,经过精心挑选的糯米,经过独特的酿造工艺,才能成为醇香四溢的客家米酒。
走进蓝坊镇的酒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酒缸,缸内盛满了金黄色的米酒。酒香扑鼻,让人陶醉。酒坊的主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详细介绍了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
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料:选用优质糯米,要求颗粒饱满、色泽洁白。糯米要经过浸泡、磨浆、过滤等工序,去除杂质,保证酒的品质。
2. 发酵:将磨好的糯米浆放入酒缸中,加入酒曲,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确保发酵充分。
3. 煮酒:将发酵好的糯米浆倒入锅中,用文火慢慢煮沸。煮沸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糯米浆粘锅。
4. 冷却:将煮沸的糯米浆倒入冷却池中,待其自然冷却至适宜温度。
5. 装瓶:将冷却后的糯米浆倒入酒瓶中,封口,进行储存。
6. 成熟:储存一段时间后,客家米酒便可以饮用。储存时间越长,酒的品质越好。
在蓝坊镇,许多酒坊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酒坊传承了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使得蓝坊镇的米酒享誉四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酒坊之一——蓝坊镇老酒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蓝坊镇老酒坊的主人告诉我们,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在酿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只有用心去呵护每一滴米酒,才能酿造出醇香四溢的美酒。
在探访蓝坊镇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客家米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在客家人的生活中,米酒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婚丧嫁娶、节日庆典,都离不开米酒。米酒象征着团圆、喜庆和幸福,是客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酒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蓝坊镇的酒坊在传承传统酿造工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力求将客家米酒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总之,蕉岭县蓝坊镇的百年酒香,不仅是一段历史的传承,更是客家文化的瑰宝。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客家米酒的酿造魅力,也领略了客家人的热情与好客。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百年酒香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共筑孩子成长基石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全覆盖分红成果显著
- • 梅州南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中国南药之乡通过复审
- • 梅州省级高新区升格工作启动,创新驱动战略再推进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业转型升级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故乡新建专科图书馆助力医学生成长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秘百年前饮食文化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庆典: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平远县东石镇花生油压榨技艺申遗成功,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重现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乡愁记忆
- • 梅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乡镇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梅州兴宁市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成功获省级立项,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数字乡村建设项目荣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共育未来美好明天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建成全省首个扶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网络
- • 大埔县西岩山万亩茶园:云雾缭绕中的茶香之旅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非遗市集元素的精彩融合
- • 梅州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吸引环保企业落户助力绿色发展
- • 五华县奋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已达30家
- • 客都梅州牛肉干:跨境电商助力新名片,美食热销全球
- • 平远热柘镇地热资源勘探取得突破,温泉开发在即,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扶贫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倾力实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 • 梅州:以“教育+文旅”融合,打造客家研学之旅新亮点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上新台阶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独具特色的传统盛宴
- • 华侨将军陈烙痕抗战文物捐赠仪式在印尼雅加达同步举行,传承抗战精神
- • 梅州“书香校园”建设再升级,新增图书馆藏书30万册助力青少年成长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助力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实践“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梅州吹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号角——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引领绿色乡村发展新潮流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探寻闽粤边城的百年商埠风情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正式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江区全力推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助力残疾儿童成长
- • 丰顺黄金镇竹编技艺振兴:青年匠人推陈出新,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蕉岭县数字农业云平台助力农产品精准营销,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兴宁罗家通书入选国家档案: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永和镇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生态修复助力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革命文物保护名录,传承红色基因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焕发新生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为旅游新宠,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梅州五华县创新“扶贫田间学校”助力培育技术能手,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新篇章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清代数学家吴兰修《方程考原》在数学史教材中的地位与价值
- • 大埔县西河镇“迎白马”民俗祈福五谷丰登,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丰顺县“扶贫科技特派员”下乡送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传统美食“鸭松羹”濒临失传,紧急寻访传承人,守护家乡味道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荣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落地生根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蕉岭南磜镇竹海公园盛大开建,百里观光步道规划引领生态旅游新风尚
- • 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探寻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