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祭祖大典 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的石寨土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这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祖大典,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媒体的关注。此次大典不仅是对祖先的敬仰,更是千年族谱首次公开,标志着家族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石寨土楼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土楼是蕉岭县蓝坊镇石寨村村民的家园,也是他们世代传承的精神支柱。在祭祖大典上,村民们身着盛装,齐聚一堂,共同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
祭祖大典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序幕。村民们手持香烛,虔诚地走向祖先的灵位,献上鲜花、水果和食物,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在祭拜过程中,村民们还吟诵了祭文,回顾了家族的历史,传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祭祖大典上,千年族谱首次公开。族谱是记录家族世系、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石寨村的族谱自明朝以来,历经沧桑,如今终于得以公之于众。族谱中详细记载了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年月、婚姻状况等信息,为后人了解家族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据悉,石寨村的族谱共有三卷,分别记录了明朝、清朝和民国时期家族成员的情况。族谱的公开,让村民们对家族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自豪地传承家族文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祭祖大典结束后,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加珍惜家族的传承,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家族文化的信念。他们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将继续弘扬家族优良传统,为家族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祭祖大典和千年族谱的公开,不仅是对祖先的敬仰,更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背景下,石寨村村民们将继续发扬家族精神,努力推动家族文化的发展,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石寨土楼作为蕉岭县蓝坊镇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此次祭祖大典和族谱的公开,无疑为这座土楼增添了新的历史底蕴。在未来的日子里,石寨村村民们将继续守护这片土地,传承家族文化,让石寨土楼成为家族文化的象征,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之,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的祭祖大典和千年族谱的公开,为家族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石寨村村民们将继续弘扬家族精神,传承家族文化,为家族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收徒传承绝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 • 梅州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农业非遗名录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文化薪火
- • 梅州电商物流园二期引资突破12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丰顺潭江镇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单丛茶产业再攀高峰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产业升级
- • 平远县“扶贫特派员”制度创新助力帮扶实效显著提升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农村电商示范县全覆盖,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
- • 蕉岭三及第: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传承千年客家美食文化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文化传承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大启幕,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兴宁市全面发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
- • 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 • 三角镇“鱼菜共生”试验成功,养鱼废水循环种出有机蔬菜
- • 梅州籍企业家亿元捐资,助力客家文化中心建设焕新篇章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8000万,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蕉岭县徐溪镇百年黄酒开窖仪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魅力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树成网红打卡点,传承千年文化之美
- • 梅州丰顺县扶贫单丛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助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拓展欧美市场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引领绿色乡村发展新潮流
- • 梅州五华县创新“扶贫田间学校”培育技术能手,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揭岭飞泉:朱熹题刻与山水诗画的交融之美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大埔县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启用全省首个智慧农机共享中心,助力百万亩农田高效生产
- • 我国农村冷链物流骨干网建成,冷藏能力达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梅县区多措并举,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文化,共筑世界文学之桥”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客都渔歌"品牌全新发布,引领特色水产产业链发展新潮流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草根足球文化的摇篮与青训基地的活力体验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翻倍再创新高
- • 梅江区“扶贫夜校”助力提升群众脱贫技能,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环境
- • 梅州梅江区试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助力老龄化社会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引领饮食文化新篇章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江区创新教育管理,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助力学位动态监测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五华高山红薯荣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南磜镇盛大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梅州客家娘酒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万人就业
- • 蕉岭文福镇丘逢甲故居:重光台湾诗人文化纽带再现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外商投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新标杆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风采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分红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生,开启特殊教育新篇章
- • 五华县积极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古法柴火灶复燃,梅州乡村复兴猪油渣炒菜心:传统烹饪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