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的林下经济示范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亮点,种植面积已超过千亩。
南磜镇地处蕉岭县东南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林下经济。仿野生灵芝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因此,南磜镇将仿野生灵芝种植作为林下经济示范区的重点发展项目,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乡村振兴。
在林下经济示范区,记者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下,灵芝菌棒整齐排列,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的仿野生灵芝种植采用仿野生技术,从菌种选育、菌棒制作到种植管理,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确保了灵芝的品质。
“我们的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主要模拟了野生灵芝的生长环境,包括菌种选育、菌棒制作、接种、发菌、出芝等环节,都力求还原野生灵芝的生长状态。”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种植的仿野生灵芝,品种丰富,包括灵芝、竹荪、香菇等。其中,仿野生灵芝的种植面积已超过千亩,年产量达到数十万斤。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海外,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以前,我们这里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收入不高。自从开始种植仿野生灵芝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磜镇一位种植户兴奋地说。
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科技力量的支持。当地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仿野生灵芝的产量和品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仿野生灵芝种植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让更多农民受益。”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可以说,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的成功,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政策扶持、科技引领和农民共同努力下,相信会有更多像南磜镇这样的示范区涌现,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实施“扶贫数字基建”战略,实现行政村5G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别具特色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国际时装周,传统韵味绽放世界舞台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全面启动校园食品安全“明厨亮灶”行动,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 梅县区华侨经济合作区成功引进东南亚投资超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清代数学家吴兰修与《方程考原》:数学史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 • 热血传奇:新手入门指南(职业篇)
- • 梅州启动“护眼工程”,为中小学更换LED护眼灯,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铜箔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助力高端电子材料产业链延伸
- • 丰顺县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 • 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飞地,协同发展再深化
- • 大埔县洲瑞镇瑞山生态园:星空露营与山地越野的野趣体验之旅
- • 梅江区创新举措:错时共享停车,缓解就医停车难题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助力青年创业,点亮乡村振兴梦想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文化瑰宝
- • 返乡青年用AI分析改良腌面酱料配方,创新传承家乡味道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神光山:摩崖石刻与佛教文化的千年对话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破解用地瓶颈难题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桂冠,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再创新高,达98%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共迎新春佳节
- • 梅州惊现罕见“双彩虹”天象,朋友圈瞬间刷屏!
- • 梅州乡村振兴再迈新步: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展示独特民族风情的盛宴
- • 热血传奇新区开服:经典重启,王者再临
- • 梅州市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五华县“足球之乡”再创佳绩,青少年联赛斩获省级冠军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梅州首家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
- • 五华县木偶戏传承中心积极开展“非遗下乡”百场巡演,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农产品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首日成交额突破千万元
- • 梅县区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显著增长,同比增长30%
- • 兴宁市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教育融媒体中心,开启教育传播新篇章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 梅县区畲江镇“古法蓝染技艺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中品味荔枝采摘的田园乐趣
- • 华侨回乡投资热潮涌动,梅州侨乡经济焕发新生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发布全国首个客家饮食文化指数,助力客家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绿色发展战略再迈新台阶
- • 蕉岭县文福镇白鹭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通过验收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大启幕,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客家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五华水寨镇龙舟工匠传人收徒,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延续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新篇章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的传承与延续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新引擎
- • 梅州苏区政策红利释放,企业入驻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生,开启特殊教育新篇章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共赏龙舟盛宴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酿仪式举行,古法工艺飘香四海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梅州古窑遗址再添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佐证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县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5家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州客家围屋群: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