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广福镇正月“扛仙师”神秘傩舞震撼上演,民俗文化魅力四溢
春节是我国最具传统特色的节日之一,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正月期间,一场神秘的傩舞表演——“扛仙师”震撼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赏。
广福镇位于蕉岭县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正月期间,这里举行“扛仙师”傩舞活动,旨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这项活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广福镇民间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扛仙师”傩舞起源于宋代,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们身着鲜艳的服饰,头戴面具,手持各种道具,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神灵的崇拜和祈求。
今年的“扛仙师”傩舞表演于正月十五晚上的广福镇文化广场举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随着鼓声、锣声、鞭炮声的响起,一场神秘而震撼的傩舞表演即将上演。
表演开始,八位舞者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各种面具,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手持木棍、铜锣、鼓等道具,伴随着激昂的音乐,翩翩起舞。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扮演“仙师”的舞者。他身穿金黄色的长袍,头戴金冠,手持长鞭,神态威严,仿佛真的降临人间。
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们动作粗犷、刚劲有力,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豪迈与坚韧。他们通过舞蹈,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舞蹈动作,如“翻跟头”、“倒立”等,令人叹为观止。
在场的观众被这场神秘的傩舞表演深深吸引。他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许多游客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的傩舞表演,深感民俗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广福镇的“扛仙师”傩舞表演每年都会举行,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广福镇的傩舞表演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月十五的“扛仙师”傩舞表演,不仅展示了广福镇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广福镇的傩舞表演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神秘而震撼的文化魅力。
- • 丰顺龙岗镇揭秘清代“马图茶”文献:茶道文化溯源之旅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单位能耗下降35%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 走进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感受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
- • 梅州:科技创新企业迎来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探寻丰顺县建桥镇明代军屯文化遗址: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研学之旅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开工,谱写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梅江区老旧工业区华丽转身,文创园入驻企业达百家,焕发新活力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融合非遗市集元素,打造民俗盛宴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扬帆东南亚
- • 梅州古墓群惊现明代遗迹,百余件珍贵文物见证客家历史
- • 五华县全力打造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守护群众健康防线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打造全域旅游新标杆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荣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助力民族认同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丰顺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丰顺留隍镇“赛大猪”民俗重启:600斤神猪巡游祈丰年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华人移民精神
- • 梅州吹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号角——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丰顺县开启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兴宁市慈恩庐:民国风情建筑里的侨乡故事
- • 五华县提线木偶戏非遗展演走进乡村,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就业新机遇
- • 蕉岭广福镇焕新“打船灯”非遗歌舞,传统习俗焕发新生
- • 梅州乡村振兴再迈新步: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
- • 梅州市教育局重磅推出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奋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全民健康
- • 大埔县倾力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精神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 • 梅州籍院士心系桑梓,返乡设立奖学金助力家乡学子腾飞
- • 五华县开启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公平正义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试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
- • 五华采茶戏《长乐故事》荣登全国地方戏展演舞台,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开服3小时爆满千人公会!传奇世界手游复古中变服今日公测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高价成交,创文献拍卖纪录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梅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力启动防汛Ⅰ级响应,筑牢安全防线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征服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之旅与壮美风光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传承千年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 • 丰顺县潘田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再发力,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共筑湾区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与华南师范大学携手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平远热柘镇地热资源勘探取得突破,温泉开发在即,助力乡村振兴
- • 探寻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明代古塔与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之旅
- • 大埔青溪镇“大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梅州大埔县启动“非遗扶贫”计划,振兴客家竹编产业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南口镇智慧渔场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水产养殖全程监控
- • 兴宁市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
- • 大埔青溪镇“打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祭祖大典 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 • 梅州蕉岭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绿色健康生活新篇章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独特跨界体验
- • 蕉岭县新铺镇“千年古镇文化墙”绘就客家故事,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农产品加工链延伸发展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探寻古窑遗址,追寻青花瓷片的历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