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的“扛公王”民俗活动,近年来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这项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不仅展示了罗岗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民俗的魅力。
“扛公王”民俗活动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罗岗镇都会举行盛大的“扛公王”活动,以纪念英勇的烈士。活动当天,镇上的居民们纷纷穿上节日盛装,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扛公王”活动的重头戏是“扛公王”仪式。在仪式开始前,村民们会将精心制作的“公王”抬出庙宇,供众人瞻仰。这个“公王”是用竹篾、纸张等材料制作而成的,造型威武,栩栩如生。村民们相信,通过“扛公王”仪式,可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活动当天,成千上万的村民和游客聚集在罗岗镇,场面十分壮观。人们手持香烛,跟随“公王”队伍,绕镇游行。一路上,鼓乐声声,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游行队伍中,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为活动增添了更多喜庆气氛。
在“扛公王”仪式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扛公王”环节。村民们将“公王”抬在肩上,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路线,绕镇游行。这一环节需要参与者具备良好的体力和协调能力,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年轻人争相报名参加。扛着“公王”的村民们,虽然汗流浃背,但脸上却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除了“扛公王”仪式,罗岗镇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民间艺术展览、美食节、传统手工艺展示等。这些活动让游客和当地居民在感受传统民俗魅力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地道的美食,购买到精美的手工艺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罗岗镇的“扛公王”民俗活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这项传统民俗中来。
“扛公王”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罗岗镇的文化生活,更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新时代背景下,罗岗镇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千年民俗,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 • 客家传统美食“算盘子”荣登米其林推荐榜单,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文化魅力
- • 平远县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扶贫信息透明化,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在巴黎中国文化周惊艳亮相,展现千年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市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助力虚拟经济新载体崛起
- • 平远县热柘镇成功举办“温泉养生文化论坛”,发布温泉养生行业标准
- • 梅州警方成功破获特大非法采矿案,涉案金额高达上亿元
- • 梅州省级农业科技园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智慧农业项目落地实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江区与深圳共建产业飞地,助力大湾区科技转移新篇章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农增收效益翻番
- • 梅州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50%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扬帆东南亚
- • 平远县石墨烯应用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新材料突破发展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绽放光彩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兴宁市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行动
- • 兴宁市多措并举,强化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工作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传承与创新共舞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隆重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华阳镇“古邑城墙光影秀”再现千年风华,点亮历史记忆
- • 梅县区雁洋镇乡村人才驿站启用,百名专家结对指导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 • 丰顺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通过国家认证,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草根足球文化的摇篮与青训基地的活力体验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助力青年创业,点亮乡村振兴梦想
- •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黄粄保质期延长创新之路
- • 梅江区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客家文化扶贫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扶贫绿色通道”优化政策落实,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成功经验全省推广
- • 梅县区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榜单,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 • 梅州丰顺县“千企帮千村”计划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让农业技术落地生根
- • 兴宁市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革命文物保护名录,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潮汕地区交通网络再升级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成热门,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生活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州客家盐焗鸡荣登省级非遗美食名录,传承千年风味
- • 梅州首例5G远程手术在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开启医疗新纪元
- • 大埔百侯镇明清古建筑群荣获省级文保专项资金,传承历史文脉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 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 • 梅州客家特色民宿集群: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旅游新风采
- • 五华县汉光超顺农旅园:引领现代农业与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新标杆
- • 丰顺县揭岭飞泉:朱熹题刻与山水诗画的交融之美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助力绿色健康产业发展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产业升级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丰顺县留隍镇“万江古寨沉浸式戏剧”荣获文旅大奖,演绎古寨新风采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 回馈故乡建设专科图书馆 助力医学生成长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梅州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平远县石正镇脐橙丰收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 • 梅江区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兴宁龙田镇智慧物流园盛大开园,助力粤赣闽三省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全力推进“扶贫产品进粤港澳”专项行动 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棉洋镇惊现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客家情歌,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再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迈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