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统民俗魅力独具
在我国广东省兴宁市,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径南镇。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民风淳朴,更有着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十月朝”糍粑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让人陶醉。
“十月朝”糍粑节,又称“糍粑节”,是径南镇及周边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节日当天,村民们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挑选上好的糯米,浸泡、磨浆、蒸煮,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最终制成香糯可口的糍粑。制作糍粑的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到了中午,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丰盛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度佳节。桌上,糍粑自然是主角,各式各样的糍粑让人眼花缭乱。有圆形的、长形的、心形的,还有用各种颜色的糖和果仁装饰的,色彩斑斓,诱人食欲。
午后,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民俗活动。舞龙、舞狮、扭秧歌、打腰鼓……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让整个小镇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糍粑抛掷”比赛。参赛者将糍粑抛向空中,其他人争相抢夺,场面异常热闹。
夜幕降临,篝火晚会正式开始。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此时,糍粑的香气更加浓郁,让人忍不住品尝一口。那香糯的口感,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儿时的记忆。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传承。它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家乡,到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然而,他们始终忘不了家乡的糍粑,忘不了那飘香十里的节日氛围。每当佳节来临,他们都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共享这份欢乐。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传统民俗节日。它不仅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更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慰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节日,期待那份飘香十里的糍粑,期待那份属于家乡的美好回忆。
- • 梅州腌面产业链崛起,万人就业新篇章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脐橙: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金果”
- • 梅州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正式上线,首笔碳汇交易圆满完成
- • 蕉岭县打造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独特跨界体验
- • 五华双华镇高山红薯节盛大开幕,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 • 大埔县扶贫移民新村:配套设施完善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大东镇竹制品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梅州古村活化新实践
- • 梅州试点“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模式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设立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逐步成型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绿色发展战略再迈新台阶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旅
- • 梅州乡村振兴再添新力:院士领衔,专家顾问团献策助力
- • 梅州“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转身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无限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间尽享荔枝采摘田园乐趣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成热门,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生活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修缮完成,客家建筑群焕新成为文旅新地标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梅州古墓群重见天日:明代客家文化瑰宝出土百余件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穗梅产业共建园区签约15家企业,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非遗文化,受央视关注
- • 梅州“飞地经济”税收分成机制创新,推动跨区域合作深化发展
- • 梅州冷链物流基地迎来京东冷链等企业,共筑冷链物流新篇章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写照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再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
- • “岭南第一才子”李士淳家训入选省级非遗,明代教育理念焕发新生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 • 《岭南水经》数字活化: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手绘地图的传承与创新
- • 蕉岭县南磜镇竹海长廊:骑行漫步,畅享竹林清风之旅
- • 兴宁市积极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探源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产业转型升级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照亮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路
- • 梅州蕉岭县荣获“全国扶贫资产管理创新示范基地”称号,谱写扶贫新篇章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闪耀国际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县区松口镇移民纪念广场落成:下南洋文化再聚焦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打卡热点
- • 大埔县洲瑞镇瑞山生态园:星空露营与山地越野的野趣体验之旅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发力,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崛起:扶贫之路上的亿元产业集群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一场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五华棉洋镇:千年客家情韵,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传世佳作
- • 梅州南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中国南药之乡荣耀复审
- • 梅州首条全域旅游公路通车,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谋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 • 客家筝乐团《出水莲》惊艳维也纳金色大厅,传统音乐绽放国际舞台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为10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 • 梅州营商环境排名跃升,吸引投资者广泛关注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展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村村建起文化礼堂,文明实践浸润乡风——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梅州“扶贫车间2.0”升级计划助力智能生产线培育,推动产业扶贫新篇章
- • 梅州古窑遗址再添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佐证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