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我国广东省兴宁市龙田镇,一项古老而独特的农耕舞蹈——“舞春牛”正在这里热闹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村民前来观赏。这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活动,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魅力。
“舞春牛”是龙田镇一项古老的农耕舞蹈,源于明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当地农民便开始筹备这场盛大的庆典。他们精心制作春牛,寓意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春牛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牛角、牛尾、牛身都由稻草编织而成,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庆典当天,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齐聚龙田镇的文化广场。随着一声鞭炮响,舞春牛的队伍缓缓入场。村民们手持彩旗、锣鼓,欢声笑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舞春牛队伍中,有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也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他们齐心协力,将春牛舞得栩栩如生。
舞春牛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有“翻山越岭”、“跳过小河”、“耕田耙地”等,形象地展现了农耕生活的场景。村民们边舞边唱,歌词内容多为祝福语,如“春牛舞得欢,五谷丰登年”、“牛儿跳得高,财源滚滚来”等,表达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在舞春牛的过程中,村民们还会穿插一些民间杂耍、戏曲表演等节目,为庆典增添更多欢乐。此外,还有各种美食小吃供游客品尝,如糖葫芦、炸鸡、豆腐花等,让人大饱口福。
舞春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精髓。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农耕生活逐渐被人们遗忘。而龙田镇的“舞春牛”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也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民俗有了更深的认识。
据了解,近年来,兴宁市龙田镇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舞春牛”活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还定期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民俗。
如今,舞春牛已成为龙田镇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古老的农耕舞蹈将会在更多的地方绽放光彩,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魅力。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千年家国情怀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成为文化新地标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特色小镇开发:港澳资本注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平远县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州,科技助力沙田柚产业升级
- • 蕉岭县打造全球最大仙人草种植基地,年产量占全国七成
- • 梅州蕉岭县长寿食品产业助力扶贫增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新篇章
- • 兴宁市磐安围:客家围龙屋里的家风文化传承
- • 蕉岭县全域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长40%谱写旅游发展新篇章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大启幕,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探寻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明代古塔与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梅州农村电商示范县全覆盖,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一段跨越时空的建筑传奇
- • 梅州工业园区“标准地”改革试点成效显著,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
- • 梅州客家小吃惊艳国际邮轮,美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横陂镇发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武术文化添新证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发展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梅州倾力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域全覆盖: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梅州柚产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成效显著,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 • 梅州发布招商引资“黄金十条”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产业腾飞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3倍
- • 梅州与RCEP成员国签订10项农业合作协议,共谋区域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永和镇盛大举办“客家擂茶擂台赛”,百位擂主同台竞技,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圆满完成,为学生营造温馨家园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焕发古厝新活力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筑牢学生生命安全防线
- • 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启动“家校共育”计划,共筑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 • 梅州首创“乡村人才公寓”:破解外来专家安居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梅江区残疾人技能培训助力自主脱贫,提升生活品质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圆满实现,助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
- • 农村智慧能源系统上线,光伏+储能照亮偏远村落生活新篇章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正式上线,远程问诊全覆盖助力健康服务升级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古老技艺绽放新光彩,吸引海外藏家竞相追捧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迈入AI时代,首个AI价格监测系统正式启用
- • 全国首个客家乡村博物馆群在梅州落成,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榜单
- • 梅江区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客家酿豆腐荣登“中华地标美食”名录,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美食新篇章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少年宫启用,留守儿童享受免费艺术教育,点亮梦想之光
- • 梅州青年返乡潮涌,创业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发展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快速增长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试点成效显著,授信总额突破20亿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平远县建成粤东北最大光伏扶贫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致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