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梅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盘活资产、增加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目标,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梅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过50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梅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自2017年启动以来,历时三年,共涉及全市12个县(市、区)的近6000个村(社区)。改革过程中,梅州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归属不明、权能不完整、流转不顺畅等问题,通过清产核资、界定产权、量化股权、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等措施,实现了农村集体产权的明晰化、股份化、规范化。
一是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梅州市以村为单位,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设施设备、资金等进行了全面清查,明确了集体资产的具体数量、价值和使用情况,为后续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界定产权,明晰权属。针对农村集体产权归属不明的问题,梅州市按照“确权到户、确权到人”的原则,明确了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各项权能,确保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量化股权,实现股份化。梅州市根据农村集体资产的实际价值,将集体资产量化为股份,按照农民群众的实际贡献和劳动投入,将股份分配到户,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份化。
四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梅州市建立健全了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明确了集体资产的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等,确保了集体资产的安全、有效利用。
通过改革,梅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得到了有效盘活。据统计,截至目前,梅州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50.2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20万亩,流转收入超过5亿元;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总额达到3.5亿元,同比增长15%。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仅盘活了资产,还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通过改革,农村集体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增多,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改革过程中,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
总之,梅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梅州市将继续巩固改革成果,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破解用地瓶颈难题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培育千名专业厨师,传承与创新客家美食文化
- • 兴宁市坭陂镇“吊线戏”演绎民间传奇故事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创新“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卧佛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动,创新创意汇聚南台卧佛
- • 梅州市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僵尸企业”清理行动,盘活工业用地千亩
- • 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放,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
- • 蕉岭县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登顶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与风光之旅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的盛宴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共迎新春佳节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之旅
- • 梅州冷链物流基地迎来京东冷链等企业,共筑冷链物流新篇章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迈向国际化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新政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减税降费超5亿元释放市场活力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单位能耗下降35%
- • 五华县奋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生动再现
- • 梅州重拳出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热血传奇新区开服:经典重启,王者再临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推出“柚农贷”助力柚农发展,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的新路径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大埔县茶阳镇开启“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之旅,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非遗市集元素的精彩融合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沉浸式体验民俗技艺的活态传承
- • 兴宁市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登高望远,禅意文化之旅的宁静启程
- • 蕉岭文福镇丘逢甲故居:重光台湾诗人文化纽带再现
- • 五华县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丰顺县汤坑镇异地搬迁扶贫工程圆满竣工,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殊荣
- • 梅州客家娘酒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万人就业
- • 梅州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峰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修缮完成,客家建筑群焕新颜成文旅新地标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大埔县西岩山万亩茶园:云雾缭绕中的茶香之旅
- • 梅州打造“客都硅谷”: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谱写爱心传承新篇章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柚子产业腾飞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攀高峰
- • 梅州“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平远县深入推进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工作,助力绿色发展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梅州现罕见“双彩虹”奇观,朋友圈瞬间被刷爆!
- • 梅州红色记忆VR体验馆盛大开馆,数字化再现革命历史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区域农产品流通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的“新潮流”之旅
- • 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持证人数突破两万,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崛起,特色农产品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全面推广“互联网+教育”云平台,助力教育现代化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探寻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盛宴
- • 留守妇女巧手制艾粄,年入二十万元成为致富新榜样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麒麟舞数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