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水寨镇龙舟工匠传人收徒,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延续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这里有着悠久的龙舟文化传统。近日,一场特殊的收徒仪式在这里举行,标志着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得以延续,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华水寨镇,自古以来就是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每逢端午佳节,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龙舟工匠传人,他名叫陈伯,今年已经60岁。陈伯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龙船建造技艺,经过多年的磨砺,已经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工匠。
近日,陈伯在自家工作室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收徒仪式,正式收下了两名学徒。这两名学徒分别是陈伯的儿子陈小明和邻居的儿子李强。陈伯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次收徒,将百年龙船建造技艺传承下去,让这门技艺得以延续。
陈伯的龙船建造技艺,源于清朝末年。当时,他的祖父就是一名技艺高超的龙舟工匠。陈伯从小跟随祖父学习,掌握了龙船建造的各个环节。在他的努力下,陈伯的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了当地的一代宗师。
陈伯的龙船建造技艺,主要包括选材、设计、雕刻、组装等环节。在选材方面,陈伯始终坚持选用上等的木材,如柚木、樟木等,以保证龙船的耐用性和美观性。在设计方面,陈伯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各式各样的龙船。在雕刻方面,陈伯的技艺更是精湛,他雕刻的龙船图案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在组装方面,陈伯则凭借多年的经验,将龙船各个部件组装得严丝合缝。
陈伯表示,他收徒的初衷,是想让这门技艺得以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龙舟文化。在收徒仪式上,陈伯向两位学徒传授了基本的龙船建造技艺,并告诫他们要勤奋学习,不断钻研,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龙舟工匠。
陈小明表示,他从小就对父亲的手艺非常感兴趣,这次能够成为父亲的徒弟,他感到非常荣幸。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李强也表示,他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将会虚心向陈伯请教,努力学习龙船建造技艺。
在陈伯的带领下,两位学徒开始了他们的学习之旅。他们每天都会来到陈伯的工作室,跟随陈伯学习选材、设计、雕刻、组装等技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龙船建造的基本知识,还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华水寨镇的龙舟工匠传人收徒,不仅是对百年龙船建造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民间艺术的弘扬。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期待陈伯和他的徒弟们能够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龙舟文化,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 梅县区水车镇盛大启幕“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文化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引领虚拟经济新潮流
- • 客家传统米浆糕变身文创伴手礼,月销十万盒,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华侨回乡投资热潮涌动,梅州侨乡经济焕发新生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东石镇脐橙出口基地成功通过欧盟认证,首单20吨脐橙发往荷兰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民国报人陈此生新闻著作集出版:揭秘报业黄金时代的舆论力量》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助力管理效率提升40%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承民俗文化,守护一方安宁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交融奇观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再现
- • 平远县差干镇河岭嶂:登高望远,邂逅云海观日出的绝美画卷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喜获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江区老旧工业区华丽转身,文创园入驻企业达百家,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助力缓解双职工家庭育儿压力
- • 梅江区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守护居民健康
- • 梅州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签约中科院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大埔县桃源镇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穿越千年,体验古韵风情,吸引年轻群体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民国报人陈此生新闻著作集出版:揭秘报业黄金时代评论风采》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民俗的魅力传承
- • 平远县八尺镇酒乡文化园:探寻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舌尖之旅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收徒传承绝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客都梅州盛大举办全球客商投资洽谈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工业园区“标准地”改革试点成效显著,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
- • 兴宁市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州聚力招商引资,推动苏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领跑全市,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假期
- • 乡村青少年足球联赛火热开赛,点燃体育新生代激情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建成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消化万吨鲜果,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试点“以竹代塑”工程,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开启破解用地瓶颈难题新篇章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美丽瞬间,共筑文化记忆
- • 华侨教育家熊长卿创办的南洋中学史料首次公开展出,见证百年教育传奇
- • 梅县区“消费扶贫专柜”助力城乡商超全面覆盖,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培育未来的栋梁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生产效率翻倍
- • 丰顺黄金镇竹编技艺振兴:青年匠人推陈出新,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再掀热潮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创新红色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共赏龙舟盛宴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助力扶贫,激活内生动力
- • 乡村儿童“第二课堂”全覆盖,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成效显著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时代
- • 梅县区深化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实施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客家娘酒飘香世界,梅州传统酿造业迈向工业化新篇章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擂茶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文化新篇章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 • 梅州蕉岭县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