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其中广东省蕉岭县三圳镇推出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模式通过村民参与村庄治理,以积分换取生活用品,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圳镇位于蕉岭县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圳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方法,将“积分制”引入村民自治,旨在激发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积分制”的具体做法是,村民通过参与村庄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文明风尚倡导等各项活动,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等。积分的获取和兑换,不仅让村民在参与村庄治理中得到了实惠,也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在实施“积分制”的过程中,三圳镇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积分标准。三圳镇制定了详细的积分标准,涵盖了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卫生、文明风尚、邻里互助等,确保积分的公平公正。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方式,让村民充分了解“积分制”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提高村民的参与度。
三是强化积分管理。设立专门的积分管理小组,负责积分的登记、审核和兑换等工作,确保积分制度的规范运行。
四是注重积分应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让村民在参与村庄治理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
通过“积分制”的推广,三圳镇的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如今,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三圳镇的“积分制”还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基层治理创新。许多乡镇纷纷前来学习借鉴,并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各自的“积分制”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蕉岭县三圳镇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为我国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 • 梅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 丰顺县埔寨镇火龙文化主题民宿集群建成,年接待游客超1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实施:守护世界建筑瑰宝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助力民族认同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攀高峰,提升40%
- • 梅县区华侨经济合作区再掀投资热潮,东南亚投资超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五华县水利设施建设助力破解农田灌溉难题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首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盛大开幕,展现教育新风采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祭祖大典 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硕果累累,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孵化45家企业
- • 梅州首创“乡村人才公寓”:破解外来专家安居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汤南镇惊现清末龙窑遗址,古法制陶工艺将重现辉煌
- • 乡贤理事会助力梅州,显成效化解乡村治理难题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再现
- • 梅州全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新增图书馆藏书30万册,助力青少年阅读成长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 五华县龙村镇益塘水库:湖心岛垂钓与生态渔乐全攻略
- • 梅州吹响乡村振兴号角,启动“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24小时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模式,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生物科技园迎来诺贝尔奖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助力管理效率提升40%
- • 平远县八尺镇成功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迎来50家入驻企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低空物流枢纽项目签约航空龙头企业,共筑航空物流新蓝图
- • 梅州实施“扶贫助学”计划,资助3.2万寒门学子,助力教育公平
- • 梅县区强化“扶贫法律援助”,全力保障群众权益
- • 华侨回乡投资热潮涌动,梅州侨乡经济焕发新生
- • 丰顺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通过国家认证,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 梅州客家围屋群:历史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成员
- • 梅州五华鱼生荣登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生活新篇章
- • 大埔县“稻渔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 • 平远县油茶产业深加工链条延伸,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50%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平远县开启扶贫产品跨境电商出口新篇章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启动,百年商埠风貌焕新颜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为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保驾护航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粤东中医药高地再添新翼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客家女杰黄小娜与妇女解放:文献展引发学界关注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开启,共筑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县区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启用,贴心服务温暖夕阳红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 • 《兴宁罗家通书入选国家档案: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生
- • 梅州职业教育城产教融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共谋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特殊教育学校与广州启聪学校携手共建,共谱特殊教育新篇章
- • 大埔县百侯镇客家民俗博物馆盛大开馆,千件传统器物展映客家文化魅力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旅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重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
- • 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探寻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之旅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梅江区老旧工业区华丽转身,文创园入驻企业达百家,焕发新活力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助力文旅消费新增长
- • 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中心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大引进诺贝尔奖团队,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年减碳量突破百万吨级,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文化魅力
- • 梅州平远县全力推进“教育强镇”计划,亿元资金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成功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