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成立农产品品牌联盟,统一“客字号”标识,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各地纷纷致力于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梅州市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近日正式成立了农产品品牌联盟,并统一采用“客字号”标识,旨在提升梅州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梅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推动农产品品牌联盟的成立。该联盟由梅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全市各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共同参与。
“客字号”标识作为梅州农产品品牌联盟的统一标识,寓意着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梅州农产品的优质品质。标识以客家围屋为设计元素,结合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形象,彰显出梅州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和品牌形象。
在农产品品牌联盟的推动下,梅州市将采取以下措施,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一是加强品牌培育。通过举办农产品品牌推介会、开展品牌培训等活动,提升涉农企业、合作社等主体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管理水平。
二是优化产品结构。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品质。
三是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渠道,扩大梅州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对梅州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是加强区域合作。积极与其他地区开展农产品品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农产品品牌联盟的成立和“客字号”标识的统一使用,为梅州农产品品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目前梅州市已有100多家涉农企业、合作社加入联盟,涉及茶叶、水果、蔬菜、畜牧等多个领域。
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投入,推动农产品品牌联盟不断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梅州农产品品牌联盟也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梅州农民增收致富,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总之,梅州成立农产品品牌联盟,统一“客字号”标识,是梅州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举措。在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农产品品牌必将走向全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 • 梅江区“扶贫绿色通道”优化政策落实,助力乡村振兴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打造粤东经济新引擎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新篇章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绽放
- • 平远县石墨烯应用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新材料突破发展
- • 梅州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启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助力青少年阅读素养提升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成功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格局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黑蒜炖汤荣获国际养生膳食金奖,传承与创新共铸健康传奇
- • 五华县吹响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号角,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发展蓝图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华丽绽放
- • 梅州试点“校园农场”劳动教育新模式,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
- • 梅县区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绽放新时代光彩
- • 梅州蕉岭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绿色健康生活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围屋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客家文化传承再获国际认可
- • 我国“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复耕面积突破十万亩
- • 梅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扶贫产品直供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展现文化传承新活力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惊艳亮相国际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五华县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验收圆满完成,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盛大启幕,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验收,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年成交额突破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开启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 • 蕉岭县氢能+储能示范项目落户,总投资15亿元,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数学家丘成桐祖居地迎来新里程碑:数学主题公园动工,几何迷宫体验区引人瞩目
- • “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温暖阳光洒向10万名学生”
- • “物联网+农业”示范园落户,开启精准种养管新时代
- • 梅州院士团队助力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成果显著
- • 兴宁市残疾人辅助器具共享服务中心落成,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音乐大师张雁虹交响诗《客都赋》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华彩乐章
- • 梅州全力推进“清凉教室”工程,为山区学校安装空调,助力教育公平
- • “乡村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开幕,百名画家共绘客家新貌”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州首家客家美食博物馆开馆,沉浸式体验客家饮食文化魅力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走进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堂:传承与创新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梅州:半年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签约项目投资额超300亿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网络建成
- • 梅江区“非遗扶贫工坊”: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之道
- • 兴宁叶塘镇全域土地流转试点成效显著,机械化种植率超90%
- • 乡贤理事会助力梅州,显成效化解乡村治理难题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 梅州“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经济腾飞势头强劲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产业化迈向新篇章
- • 兴宁市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共筑方言保护新篇章》
- • 梅州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扶贫菜篮子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建成粤东北最大光伏扶贫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打造“客都硅谷”: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新天地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文化情韵
- • 梅江区“直播电商+产业集群”模式助力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兴宁市校企合作,创新电商扶贫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特色预制菜火爆湾区,订单量翻三倍,传承美味新篇章
- • 蕉岭县广福古街:古韵商埠的客家美食之旅
- • 梅州丰顺县马图村红色茶旅扶贫成效显著,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梅州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谱写残疾人事业新篇章
- • 梅县区冷链物流建设助力扶贫农产品供应链全面打通
- • 梅州创新用地政策,出台新规助力招商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