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我国广东省兴宁市龙田镇,一场别开生面的“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活动正在这里上演。这项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喜庆的氛围,更传承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
龙田镇位于兴宁市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每年农历正月初二,龙田镇都会举行盛大的“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活动,以此庆祝新春佳节,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舞春牛”农耕舞蹈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古时候,龙田镇一带年年遭受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当地农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在每年新春佳节时,用稻草编织成一头牛,由村民抬着巡游全村,祈求神灵保佑。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舞春牛”农耕舞蹈。
活动现场,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随着欢快的音乐,一支由稻草编织而成的“春牛”在村民们的簇拥下,缓缓走进广场。春牛的头部、身躯、尾巴等部位都栩栩如生,仿佛真的牛儿一般。村民们手持彩旗、锣鼓,载歌载舞,共同庆祝新春佳节。
“舞春牛”农耕舞蹈分为多个环节,包括“迎春牛”、“祭拜春牛”、“舞春牛”等。在“迎春牛”环节,村民们将春牛抬到村口,向神灵祭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祭拜春牛”环节,村民们向春牛献上鲜花、水果等供品,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在“舞春牛”环节,村民们围绕春牛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
“舞春牛”农耕舞蹈不仅是一种庆祝新春佳节的活动,更是一种传承农耕文化的载体。在活动中,村民们通过模仿牛耕田、牛拉车等动作,展现了农耕生活的场景,让后人了解和感受我国悠久的农耕历史。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民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在龙田镇,村民们依然坚守着这份传承,将“舞春牛”农耕舞蹈发扬光大。他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
在活动现场,记者采访了今年已经76岁的村民张大爷。张大爷说:“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就看过‘舞春牛’,现在轮到我们给孙子辈讲这个故事了。我们要把这份传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农耕文化。”
“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活动不仅为龙田镇带来了喜庆的氛围,更让村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期待这项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民俗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农耕文化。
- • 梅州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共庆辉煌成就
- • 古法柴火灶复燃,梅州乡村复兴猪油渣炒菜心:传统烹饪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大埔县: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弘扬中华文化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完美结合
- • 梅州教育基金会慷慨解囊,2000名困难学子共享助学阳光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兴宁市发放首批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 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汤南镇惊现清末龙窑遗址,古法制陶工艺将重现辉煌
- • 梅江区冬至祭祖大典:传承孝道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 • 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大埔县桃源镇邀您共赴青春探险之旅
- • 蕉岭县启动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助力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红军无线电专家刘澄清文物展揭幕:中央苏区通信秘史展现在世人面前
- • 大埔县桃源镇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穿越千年,体验古韵风情,吸引年轻群体
- • 梅州教育再升级,“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氛围浓厚,图书馆藏书量激增30万册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开启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改革成果显著
- • 平远八尺镇复原“酒瓮祭”仪式,千年酿酒文化焕新生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发展
- • 兴宁罗岗镇柿子节盛大开幕,农耕文化体验受热捧
- • 兴宁市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区:花灯文化与客家民俗新体验之旅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打造粤东地区文化旅游新地标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兴宁市多措并举,强化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工作
- • 梅州非遗文化产业化项目引资成效显著,助力传统传承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县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培育新品种水稻,亩产创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扶贫移民新村:配套设施完善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梅州“村村有主播”计划助力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膺金鸡奖提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丰顺县扶贫单丛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出台重磅政策,最高补贴80万元吸引高层次教育人才
- • 平远县深化跨区域扶贫协作,推动产业资源互补发展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民俗之美
- • 兴宁市试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优化师资配置,提升教育质量
- • 梅州吹响“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号角,培育本土教育领军人才
- • 兴宁径南镇复建清代文峰塔:科举文化景观再现
- • 梅州与厦门大学携手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传承与创新客家文化
- • 蕉岭县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退役军人再就业
- • 五华县郭田镇龙狮峡:探寻原始森林的生态奇观与溯溪漂流的刺激之旅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农业新篇章:智能大棚助力蔬菜产量增三成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 吸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化瑰宝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再掀热潮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外贸增长再添新引擎
- • 梅州现罕见“双彩虹”奇观,朋友圈瞬间被刷爆!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蕉岭县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土地绽放科技之光
- • 梅州智慧口岸焕新颜,外贸企业成本大幅降低,通关效率提升40%
- • 梅州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打造人才高地
- • 梅县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开启医疗服务新篇章
- • 乡村青少年足球联赛火热开赛,助力培养体育新生代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梅州实施“扶贫数字基建”战略,实现行政村5G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古村落焕发新生: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5家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共筑方言文化保护防线,传承客家精神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