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近日,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参观。这一文化项目的落成,不仅为三角镇增添了新的文化地标,更为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江区三角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此次建成的“客家谚语智慧长廊”,正是为了传承和展示客家文化的精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长廊全长约100米,以客家谚语为主题,巧妙地将客家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长廊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展示了不同的客家谚语及其背后的故事。这些谚语涵盖了生活、道德、教育、自然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客家人民的智慧。
在长廊的入口处,一幅巨大的“客家谚语”石雕映入眼帘。石雕上刻有“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八个大字,寓意着客家人民勤劳、节俭、和谐的美好品质。长廊两侧,用精美的石板铺成的小径,引导游客走进这个充满智慧的世界。
步入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智慧之光”区域。这里展示了客家人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习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智慧。如“种田如绣花,一针一线总关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生动地描绘了客家人民勤劳、智慧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是“道德之泉”区域,这里展示了客家人民崇尚道德、讲究礼仪的传统美德。如“百善孝为先”、“在家由父,出嫁从夫”等谚语,传递了客家人民尊老爱幼、注重家庭和谐的价值观。
“教育之桥”区域则展示了客家人民重视教育的传统。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谚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青年勤奋学习,追求卓越。
“自然之韵”区域则展示了客家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如“山高皇帝远,水深鱼儿欢”、“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等谚语,表达了客家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艺术之窗”区域则展示了客家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如“客家山歌甲天下”、“客家木偶戏”等谚语,让游客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韵味。
“客家谚语智慧长廊”的建成开放,不仅为三角镇增添了新的文化景观,更为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未来,三角镇将继续致力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客家文化,共同书写客家文化的新篇章。
- • 梅州农村村村通5G工程竣工,迈入数字新时代
- • 大埔县百侯古镇再现明清婚俗,“六礼”引游客驻足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修缮完成,客家建筑群焕新成为文旅新地标
- • 梅州客家山歌大赛圆满落幕 千年古韵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荣登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榜单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喜获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州客家赏灯节盛大开启,千盏花灯映照围屋古韵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
- • 蕉岭县全面推进,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全面推广“互联网+教育”云平台,助力教育现代化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开学,为特殊儿童开启新篇章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产业腾飞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转身
- • 《热血传奇》2025新服震撼开启:双龙争锋、行会争霸与四端互通全新上线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扬帆东南亚
- • 客家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梅州古村活化新实践
- • 兴宁市慈恩庐:民国风情建筑里的侨乡故事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璀璨明珠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便捷出行新选择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点燃山区油橄榄种植新热潮
- • 梅州深入开展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助力2.6万群众脱贫致富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棉洋镇:千年客家情韵,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传世佳作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民俗技艺之旅
- • 兴宁市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
- • 梅州实施“交通扶贫”,完成村道硬化180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悉心收徒传承绝技
- • 梅州首部名人主题AI数字人“诗圣宋湘”正式上线,传承文化新篇章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8000万,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丰顺埔寨烧龙:千年技艺传承,入选国家级非遗预备名录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
- • 梅州农业龙头企业挂牌新三板,实现上市零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客家非遗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助力增收新引擎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
- • 梅州客家特色民宿集群: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旅游新风采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桂冠,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大埔县湖寮镇“银发食堂”盛大开业,独居老人享一元爱心餐温暖人心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惊艳巴黎中国文化周,展现千年客家文化魅力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客家文化研讨会聚焦宋湘书法艺术:百余真迹首次公开展出,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客家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 • 梅州首届客家非遗艺术节盛大开幕,百项传统技艺精彩纷呈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五华县华城镇教育强镇建设圆满收官,新建三所标准化学校助力教育腾飞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推动乡村振兴
- • 梅州青年返乡潮涌,创业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兴宁市开启“就医直通车”,便捷服务偏远乡镇群众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快速增长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文化底蕴与旅游魅力齐飞
- • 梅江区盛大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梅州发布招商引资“黄金十条”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兴宁市合水水库:骑行露营,解锁生态旅游新玩法
- • 跨境电商平台助力梅州农产品开辟出海新通道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慢享时光,品味茶田中的诗意生活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梅州科技创新企业迎来重大利好: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谱写残障人士就业新篇章
- • 梅县区丙村镇仁厚温公祠:探寻客家围屋中的家族文化密码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高价成交,创文献拍卖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