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热闹非凡,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近日,兴宁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竹板歌擂台赛”,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名民间艺人齐聚一堂,共同展示他们精湛的技艺。这场擂台赛不仅为民间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让广大观众领略到了传统竹板歌的魅力。
竹板歌,又称“竹板戏”,是我国民间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起源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兴宁市作为竹板歌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竹板歌文化资源。此次擂台赛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
活动现场,百名民间艺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持竹板,纷纷登台献艺。他们以丰富的题材、生动的表演和优美的旋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参赛选手们各具特色,有的以幽默风趣的段子逗笑观众,有的以激昂高亢的旋律感染现场气氛,还有的以深情款款的歌声打动人心。
在比赛中,一位名叫陈阿姨的民间艺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年过六旬,却依然精神矍铄,演唱的竹板歌韵味十足。陈阿姨说:“自从年轻时开始学习竹板歌,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今天能在这里与这么多民间艺人同台竞技,我感到非常荣幸。”
另一名参赛选手小李,年仅18岁,却已是一位竹板歌高手。他演唱的《家乡美》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小李表示,他从小就受到家人的熏陶,对竹板歌情有独钟。这次参赛,他希望能借此机会向更多人推广竹板歌,让这门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擂台赛还特别邀请了当地知名曲艺家担任评委。评委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赛选手水平较高,展现了兴宁市竹板歌的传承与发展。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让更多人关注和喜爱竹板歌,为这门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纷纷表示,这次比赛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艺,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让广大观众领略到了传统竹板歌的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让竹板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平远县扶贫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温暖人心
- • 五华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动态监测成效显著
- • "中国植物病理学之父"戴芳澜科研仪器回乡展出,传承科学精神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绽放光彩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开百年前的饮食文化之谜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向新高峰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实现全覆盖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蕉岭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荣获省级绿色示范基地称号,绿色发展引领产业新风尚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韵盎然,成为网红打卡新热点
- • 兴宁市发放首批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 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大埔县全面推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
- • 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十里荷塘映客家,田园交响曲飘香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传承客家待客之道的文化盛宴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之城魅力绽放
- • 兴宁坭陂镇智慧渔场盛大启用,工厂化养虾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共谋万亿市场新机遇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梅州三品价值超百亿: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的新标杆
- • 梅县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开启医疗服务新篇章
- • 梅州蕉岭县扶贫富硒大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文福镇丘成桐祖居:探寻数学大师故里的文化寻根之旅
- • 梅州古墓群惊现明代遗迹,百余件珍贵文物见证客家历史
- • 丰顺县留隍镇鹿湖禅寺:禅意山水与温泉养生的完美融合之旅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吹响乡村振兴号角,启动“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祭祖大典盛大举行,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文化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精准帮扶全覆盖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筑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学前教育迈向普及普惠新里程,新增学位5000个助力教育公平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新阶段
- • 梅州五所高中荣膺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发展蓝图
- • 蕉岭广福镇重启“接官亭”仪式,再现明清迎宾古礼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0全员培训,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百年传承,客家宴席的“压桌菜”——梅菜扣肉
- • 丰顺县试点“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管理系统,开启校园安全新篇章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助力打造专业化培训平台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激发创意,非遗作品精彩纷呈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树立全域旅游新标杆
- • 兴宁市危房改造工程圆贫困户安居梦
- • 梅江区客家花灯艺术节盛大启幕,百组创意灯饰点亮老街巷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蕉岭县竹产业深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预计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举措:发布乡村振兴碳普惠机制,农田减排可交易
- • 梅州籍院士心系桑梓,捐资设立教育基金助力家乡人才培养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记忆
- • 梅州:以“教育+文旅”融合,打造客家研学之旅新亮点
- • 梅州校园创客空间建设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工程,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传承,探寻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奥秘
- • 梅州脐橙: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金果”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梅州智慧农业项目荣获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金奖,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风采
- • 兴宁市水口镇刘氏总祠:客家宗族文化的建筑艺术探秘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迈入万吨级新纪元
- • 蕉岭文福镇丘逢甲故居:重光台湾诗人文化纽带再现
- • 废弃矿山变景区,梅州生态修复催生旅游经济新亮点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统民俗魅力四射
- • 长沙镇乡村微型马拉松开跑,千名选手穿越客家梯田景观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栋梁
- • 梅州茶园迈向有机种植,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助力绿色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