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年接待游客量再创新高
近日,梅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梅州在全域旅游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次验收的顺利通过,不仅是对梅州旅游发展的肯定,更是对梅州未来旅游发展的巨大鼓舞。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梅州年接待游客量再创新高,成为游客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梅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域旅游、全景梅州”为目标,充分发挥梅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优化旅游环境,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此次验收过程中,梅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梅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覆盖了梅州市的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等七个县(区),涵盖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梅州市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如客家围龙屋、客家山歌、客家美食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近年来,梅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旅游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同时,梅州市还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市场的供给。
在旅游服务提升方面,梅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通过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为游客提供了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
此次验收的顺利通过,使得梅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年接待游客量再创新高。据统计,2019年,梅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共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入境游客达到30万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收入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25%。
梅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成功创建,不仅为梅州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梅州市将继续深化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质,努力将梅州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总之,梅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年接待游客量创新高,充分展示了梅州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的成果。在新的起点上,梅州将继续努力,推动全域旅游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千企技改工程正式启动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的文化瑰宝
- • 数学家丘成桐祖居地迎来新地标:数学主题公园动工,几何迷宫体验区成亮点
- • 梅州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千户卫生厕改造圆满完成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
- • 梅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扶贫产品直供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成投资热点
- • 大埔县西河镇“迎白马”民俗祈福五谷丰登,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兴宁竹板歌焕新颜:传统说唱与流行音乐完美碰撞
- • 梅州“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梅州创新扶贫公益岗,安置困难群众5600人,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生活画卷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开百年饮食文化之谜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山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火热开赛,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首个陶瓷扶贫创意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再掀热潮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榜单,探寻客家美食的独特魅力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火爆,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乐趣
- • 丰顺县潭江镇首届“畲族风情文化体验日”盛大开幕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标杆
- • 梅州“粤菜师傅”工程升级,客家美食产业规模突破8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桃源镇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穿越千年,体验古韵风情,吸引年轻群体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梅县区雁洋镇荣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 梅州冷链物流骨干网基本建成,农产品流通效率显著提升
- • 蕉岭县“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用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梅州五华石雕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显著提升,达80%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企业成本降低20%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启动“村村有主播”计划,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
- • 大埔县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欢庆新春佳节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蕉岭县广福镇豪岭古村:古道驿站的历史印记与明清建筑的沧桑之美
- • “物联网+农业”示范园落户,开启精准种养管新时代
- • 梅县区华侨经济合作区成功引进东南亚投资超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大学生返乡用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助力家乡美食走向全国
- • 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田园综合体与乡愁记忆的复活计划
- • 梅州教育系统防汛应急演练实现全覆盖,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 • 梅州实施“扶贫饮水工程”,助力12万群众告别饮水难
- • 梅江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建设,打造美丽家园新风尚
- • 梅州首个县域教育云平台在兴宁正式上线,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梅州经济腾飞迎来新篇章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正式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校园书香浓郁,“书香校园”建设再添新动力
- • 丰顺县埔寨镇国家级非遗火龙VR体验馆落成,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梅州首家预制菜产业园投产,三十道客家菜速冻出口,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