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共襄盛举。
“十月朝”糍粑节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时兴宁市一带瘟疫肆虐,人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便在十月初一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糍粑节。
糍粑,作为糍粑节的标志性食品,是用糯米磨成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团,再经过蒸煮、捣打等工序制成。糍粑不仅口感软糯,而且寓意着团圆、丰收和幸福。在糍粑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互相赠送,以此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径南镇的糍粑节,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还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节日当天,镇上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烛,来到庙宇前,向神灵祈福。此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表演,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糍粑节的早晨,径南镇的大街小巷弥漫着糯米香气。家家户户的厨房里,蒸煮糍粑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将糯米粉揉成团,放入蒸笼中蒸熟,再取出捣打,直至糍粑变得软糯可口。制作糍粑的过程虽然繁琐,但却是当地居民们一年一度的欢乐时光。
糍粑节当天,镇上的街头巷尾摆满了各种小吃摊位,售卖着各种特色美食。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糖水糍粑和糯米糍粑。糖水糍粑是将糍粑切成小块,放入糖水中浸泡,口感香甜可口;糯米糍粑则是将糍粑切成片,裹上芝麻、花生等配料,外酥里嫩,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品尝美食,游客们还可以参加各种民俗活动。在径南镇,游客可以观看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作坊,了解糍粑的制作过程,亲手体验制作糍粑的乐趣。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为径南镇带来了欢乐,更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共同祈求平安、幸福,传递着美好的祝愿。如今,糍粑节已经成为兴宁市乃至广东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将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节日。而我们也期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糍粑的香气能够飘得更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来自千年前的温暖与祝福。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灵魂工程师
- • 梅州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善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翻倍
- • 梅州低空物流枢纽项目签约航空龙头企业,共筑航空物流新篇章
- • 梅县区松口镇移民纪念广场落成:下南洋文化再聚焦
- • 丰顺县高山茶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五华县创新“扶贫田间学校”培育技术能手,助力乡村振兴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新篇章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风采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
- • 五华县华阳镇“古邑城墙光影秀”再现千年风华,点亮历史记忆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揭秘阳光晾晒技艺传承之美
- • 蕉岭县建成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五华县“足球之乡”再创佳绩,青少年联赛斩获省级冠军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生活画卷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村村有足球场,体育振兴成乡村发展新引擎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升级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实现35%的显著增长
- • 大埔县枫朗镇黑米种植项目成功,富硒农田亩产值突破万元大关
- • 大埔县百侯古镇:三十六巷中的明清科举文化探秘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辉煌篇章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助力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神光山:摩崖石刻与佛教文化的千年对话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千企技改工程正式启动
- • 丰顺汤南镇惊现清末龙窑遗址,古法制陶工艺将重现辉煌
- • 梅州智慧农业产业园迈向5G新时代:全面覆盖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统民俗魅力独具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破解用地瓶颈难题
- • 梅州客家小吃惊艳国际邮轮,美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 • "客都渔歌"品牌发布,引领特色水产产业链新潮流
- • 蕉岭县扶贫创业大赛激发创新活力,发掘扶贫新项目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保障民生福祉
- • 废弃矿山变景区,梅州生态修复催生旅游经济新亮点
- • 平远八尺镇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梅江区创新教育管理,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助力学位动态监测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谱写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
- • 梅州蕉岭荣膺“世界长寿乡”,揭秘养生密码背后的神奇力量
- • 梅州重拳出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 • 梅州省级高新区升格工作启动,创新驱动战略再推进
- • 梅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成功落地,开启绿色低碳新篇章
- • 梅江区“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助力农销售突破亿元大关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汕高铁经济带效应显现,沿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民利企成效显著
- • 大埔茶阳镇历史文化街区焕新颜:千万级保护修缮资金助力古韵传承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梅州五华县创新“红色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农业非遗名录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亮相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文化薪火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盛大启幕
- • 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发布,串联三省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丰顺县砂田镇黄花村:梯田花海中的农耕文化诗篇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共筑绿色健康生活圈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