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首届客家小吃制作大赛盛大开幕,百人竞技展客家美食魅力
近日,梅州市首届客家小吃制作大赛在梅州市文化广场隆重开幕。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梅州市各区县的百余名选手参赛,旨在传承和弘扬客家美食文化,推动梅州特色小吃走向全国。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人潮涌动。参赛选手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现场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客家小吃,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
客家小吃,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客家人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寄托。此次大赛以“客家味道,匠心传承”为主题,旨在挖掘和传承客家小吃制作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客家美食。
比赛现场,选手们各展风采。有的选手制作出香喷喷的梅州特色小吃“盐焗鸡”,有的选手则现场制作出美味的“擂茶”,还有的选手将客家传统小吃“煎堆”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制作出独具特色的“煎堆蛋糕”。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非常激动。”来自梅县区的选手小王兴奋地说,“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让更多人了解客家小吃,让客家美食走向全国。”
在评委们严格评审下,比赛现场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其中,来自丰顺县的选手制作的“客家豆腐花”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精湛的制作技艺,荣获一等奖。
“这次比赛非常成功,不仅展示了客家小吃的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客家美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客家美食,推动客家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据了解,此次大赛还邀请了知名美食评论家、烹饪大师担任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客家美食文化展览区,让市民和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客家美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梅州首届客家小吃制作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艺的平台,也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客家美食文化将继续发扬光大,为梅州市的文化旅游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华侨教育家熊长卿创办的南洋中学史料首次公开展出,历史记忆焕发新光彩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共筑方言文化保护防线,传承客家精神根脉》
- • 梅州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丙村镇新规划院士工作站,引领现代农业研发新篇章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融合助力收入增长30%
- •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 • 丰顺县砂田镇“高山茶文化节”演绎采茶戏非遗魅力
- • 梅州高铁新进展:梅龙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助力粤东地区发展加速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开启,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大埔百侯镇明清古建筑群荣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大埔县陶瓷非遗工坊揭牌,千年青花瓷技艺焕新生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公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中行镇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农户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新阶段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盛大启动,未来交通枢纽焕新升级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客家文化,促进世界文学交流”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验收,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兴宁市全面发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成功引进12家环保科技企业,助力绿色转型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客都工匠”评选启动,共筑传统技艺传承之路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之旅
- • 《蕉岭县扶贫主题微电影:用光影传递脱贫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正式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兴宁市积极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岭南第一清官"蓝钦奎廉政文化论坛达成10项研究成果
- • 平远县石正镇脐橙丰收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 • 梅江区恢复“转火”习俗,百年祖屋重燃灶火续香火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兴宁市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
- • 丰顺县试点“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管理系统,打造安全、便捷的教育环境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照亮山区教育之光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平远县差干镇成功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弘扬客家文化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教育振兴
- • 梅州首条智慧物流专线开通,助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业转型升级
- • 丰顺县扶贫农产品品牌认证助力提升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 民间武艺研究获重大突破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火热开赛,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呈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丰顺县开启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孵化45家企业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兴宁市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登高望远,禅意文化之旅的宁静启程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外商投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新标杆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州综合保税区签约12个重大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首家预制菜产业园投产,三十道客家菜速冻出口,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 • 兴宁市刁坊镇百年金狮队复建,传统武术展演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盛大启幕,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农业大棚试点,数字化种植助力果蔬产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