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农旅融合的新模式。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稻虾共作基地,成为了农旅融合的新典范。这个基地不仅推动了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10万人次。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位于该县三圳镇,占地面积约1000亩。基地以稻虾共作为核心,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生态化、高效化。在这里,游客可以亲眼见证稻虾共作的奇妙过程,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
稻虾共作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将水稻种植与虾类养殖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游客可以了解到稻虾共作的技术要点,如稻田的耕作、虾苗的投放、水稻的收割等。此外,基地还设有科普教育区,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稻虾共作的知识。
走进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映入眼帘,稻田里的小虾在水中自由游弋。游客们可以穿上雨靴,走进稻田,亲手捕捉虾苗,感受农耕的乐趣。此外,基地还提供了丰富的农事体验项目,如插秧、割稻、打谷等,让游客在体验农耕文化的同时,也能锻炼身体。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端午节期间,基地会举办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让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此外,基地还定期举办农耕文化节,邀请当地农民展示传统农耕技艺,让游客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了解农耕文化的传承。
随着游客量的不断增加,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也不断完善自身设施。基地内设有餐饮区、休闲区、亲子游乐区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同时,基地还与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企业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自成立以来,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10万人次。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基地在农旅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基地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推动了我国农旅融合的发展。
总之,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作为农旅融合的新典范,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旅融合项目将涌现,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共筑健康未来
- • 梅江区残疾人技能培训助力自主脱贫,提升生活品质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完成,助力学子安心求学
- • 丰顺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五华县红色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园,首月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梅州氢能产业示范区迎来核心装备制造商签约,共筑绿色能源未来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神秘面纱
- • 梅州客家娘酒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万人就业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梅江区试点数字人民币惠农补贴发放,到账速度缩短至秒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大埔县客家非遗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助力增收新引擎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梅州启动“村村有主播”计划,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脱贫攻坚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梅州丰顺县单丛茶产业助力扶贫,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彰显教育实力
- • 梅州首批“教育世家”评选结果揭晓,20个家庭获表彰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盛大启幕,共筑美好乡村未来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发展新篇章
- • 梅县松口古镇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焕发新活力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赴温泉盛宴
- • 梅州“双碳”产业示范园盛大启动,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璀璨明珠
- • 丰顺县揭岭飞泉:朱熹题刻与山水诗画的交融之美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共享发展红利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扬帆东南亚
- • 蕉岭县教育扶贫工程:为贫困学子铺就成才路
- • 梅州古墓群惊现明代遗迹,百余件珍贵文物见证客家历史
- • 蕉岭徐溪镇黄氏家庙重光:两岸宗亲共续族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 客家炒绿茶叶出口创新高,梅州茶产业走出国际新路径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文化传承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承民俗文化,共庆丰收喜悦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新举措:游泳成为选考项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广福镇智慧大棚助力“四季哈密瓜”,亩产增收2万元,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休闲体验新潮流
- • 梅州古墓群揭秘:明代客家文化瑰宝重现世间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助力文旅消费新风尚
- • 五华棉洋镇:千年客家情韵,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传世佳作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夏日:梅州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五华横陂镇惊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为武术文化添新证
- • 五华县安流镇“村村通”公路升级,助力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正式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助力管理效率提升40%
- • 梅州综合保税区签约12个重大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现代物流枢纽港盛大开工,助力粤闽赣边区域经济腾飞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扶贫动人故事传颂新时代风采》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卧佛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动,创新创意汇聚南台卧佛
- • 蕉岭县蓝坊镇生态茶园荣获国际认证,有机茶出口量同比增长35%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客家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千年智慧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温暖民生工程助力幸福生活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开建:培育技能人才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农村电商示范县全覆盖,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领略传统美食的魅力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