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火爆,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乐趣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在广东省兴宁市叶塘镇,一处名为“共享菜园”的农田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和参与。这片菜园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平台,更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共享菜园”位于叶塘镇的一个乡村,占地面积约20亩。菜园由当地政府牵头,与农业合作社合作打造,旨在让城市居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菜园采用“认领制”,市民可以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认领一块菜地,自行种植蔬菜,体验农耕的乐趣。
“我一直想让孩子体验一下农耕生活,但苦于没有时间和场地。现在有了这个共享菜园,我们不仅可以让孩子亲手种植蔬菜,还能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真是太好了!”市民张女士在认领了自己的菜地后,兴奋地对记者说。
“共享菜园”自开放以来,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欢迎。许多市民纷纷前来认领菜地,体验农耕生活。在菜园里,市民们亲手播种、浇水、施肥,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学会了如何辨别蔬菜、如何种植,体验到了农耕的艰辛与乐趣。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共享菜园,让城市居民了解农业、体验农耕,激发他们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能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叶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叶塘镇政府对“共享菜园”进行了精心规划和设计。菜园内设有多个功能区,包括种植区、休闲区、科普区等。在种植区,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在休闲区,市民可以休息、聊天、享受田园风光;在科普区,市民可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知识、农业科技等。
此外,叶塘镇还定期举办农耕文化体验活动,邀请市民参与割稻、插秧、收菜等传统农耕活动,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农耕文化。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也促进了城乡交流,推动了乡村振兴。
“共享菜园”的成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未来的发展中,叶塘镇将继续加大对“共享菜园”的投入,不断完善设施,丰富活动,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农耕体验中来,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兴宁市叶塘镇的“共享菜园”成为了城市居民体验农耕生活的新去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城市居民与农民共同书写着美好的生活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文化节,搭建文旅消费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创新教育模式,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梅州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引资打造品牌矩阵,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收徒传承绝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丰顺县消费扶贫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拓宽销路
- • 五华横陂镇首届客家武术大赛盛大开幕,李家拳法大放异彩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完成,助力学子安心求学
- • 五华县全力推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
- • 梅州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年接待游客量再创新高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对接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探寻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之源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梅州筹建全球客家名人数据库,已收录127位历史人物数字档案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非遗文化魅力
- • 梅州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善
- • 大埔县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时代
- • 五华棉洋镇:千年客家文化瑰宝——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情歌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兴宁市新建现代化体育馆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 • 大埔县扶贫移民新村:配套设施完善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茶叶交易中心引资打造千亿茶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快速增长
- • 梅县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5家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互联网+教研”协同平台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五华棉洋镇惊现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客家情歌,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32项合作意向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蕉岭县三圳镇“九社十八坊”传统美食街焕发新活力,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兴宁油茶产业升级,迈向百亿级木本油料基地的宏伟蓝图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开工,谱写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热血传奇:新手入门指南(职业篇)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篇章
- • 走进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感受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60%
- • 《热血传奇》2025新服震撼开启:双龙争锋、行会争霸与四端互通全新上线
- • 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中心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兴宁市黄陂镇石屋古村:石头民居与客家山歌的活态传承
- • 大埔县茶阳镇百年骑楼街亮化工程完工,夜经济点亮古镇活力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历史与现代交融焕发新活力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赛场再创辉煌,斩获3金2银谱写体育新篇章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蕉岭县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揭牌,为孩子们筑起爱的港湾
- • 梅州首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盛大开幕,展现教育新风采
- • 梅州华侨回乡投资热情高涨,同比增长45%,侨资项目落地超百个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铁路启动前期工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助力环保企业落户,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州首创“乡村CEO”培养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 • 晚清诗人温训《登云山房集》入选中华古籍再造工程:传承经典,弘扬文化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五华县“千企帮千村”行动:构建社会扶贫网络,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精彩呈现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坛节:飘香四溢,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市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蕉岭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生态康养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崛起,特色农产品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院士吴恒兴捐赠肿瘤医学手稿回乡,助力故乡专科图书馆建设,惠及医学生
- • 探寻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明代古塔与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全面升级体育教育质量
- • 粤闽赣苏区对接会梅州签约23项目,共谋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与深圳携手打造超万亩“飞地农业”示范区,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