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百侯古镇再现明清婚俗,“六礼”引游客驻足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大埔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百侯古镇以其独特的明清婚俗——“六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驻足观赏,体验传统婚嫁文化的魅力。
百侯古镇,原名“百侯村”,因村中有一座名为“百侯”的古城而得名。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岭南文化瑰宝”。
在百侯古镇,明清时期的婚俗“六礼”得以完整地传承下来。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系列的婚礼仪式,不仅体现了古代婚嫁的严谨和庄重,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纳采是古代婚礼的第一步,男方家向女方家求婚,送上一份礼物,以示诚意。接着,问名,男方家向女方家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以确定婚期。纳吉则是男方家将女方的名字和八字请道士进行占卜,以确定婚姻是否吉利。
随后,纳征是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表示正式订婚。请期则是男方家选定婚期,并通知女方家。最后,亲迎是婚礼的高潮,男方家派娶亲队伍,带上彩礼和嫁妆,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
在百侯古镇,游客们可以亲眼目睹这一系列的婚礼仪式,感受古代婚嫁的庄重与喜庆。古镇内,古老的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明清时代。
在纳采环节,男方家送上的礼物,既有寓意吉祥的物品,如金猪、金鸡等,也有寓意美满的物品,如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问名时,男方家会请来一位媒婆,负责与女方家沟通,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纳吉环节,古镇内的一位道士会根据女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占卜,以确定婚姻是否吉利。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古代婚嫁的神秘色彩,也展示了道士的精湛技艺。
在纳征环节,男方家会派出一支盛大的娶亲队伍,带上彩礼和嫁妆,前往女方家。彩礼和嫁妆中,既有金银珠宝,也有各种寓意吉祥的物品,如绣花鞋、红绸缎等。
请期环节,男方家会选定一个吉日,通知女方家。最后,在亲迎环节,男方家会举行一场盛大的迎亲仪式,新娘乘坐花轿,由娶亲队伍护送,来到男方家。
百侯古镇的明清婚俗“六礼”,不仅展示了古代婚嫁的庄重与喜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一独特的婚俗得以传承,成为了古镇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驻足观赏。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婚嫁的风采,还可以感受到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助力城乡发展格局优化
- • 潘田镇秸秆综合利用厂投产,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转型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翻倍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新铺镇“乡村工匠”评选揭晓,手艺人引领就业创业新风尚
- • 丰顺县砂田镇“高山茶文化节”演绎采茶戏非遗魅力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色引擎助力环保企业落户新高峰
- • 梅州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超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之城魅力绽放
- • 梅州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外商投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
- • 平远热柘镇温泉文化节盛大启幕,古法药浴配方首次公开亮相
- • 梅州非遗文化产业化项目引资成效显著,助力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梅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绽放巾帼风采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科技赋能,亩产增收20%新篇章
- • 梅州金柚迈入新纪元: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喜获文创基金注资,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丰顺北斗镇智慧牧场建成,万头肉牛实现数字化养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新风尚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积极开展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助力2.6万人实现脱贫致富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增长60%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碧水丹霞与客家水乡的写意画卷
- • 探寻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平远县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
- • 梅州发力招商引资,发布“黄金十条”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五华县全力推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新引擎
- • 梅江区总部经济大厦强势崛起,成功吸引30家企业区域总部入驻
- • 平远县全面推进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
- • 梅州五华县:客家娘酒扶贫产业链助力万户增收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引进环保科技企业12家,助力绿色发展
- • 兴宁罗家通书荣登国家档案宝库,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8000万,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光辉楷模
- • 梅江区试点“长者食堂”:破解独居老人用餐难题,温暖夕阳红
- • 梅州启动“院士故里行”活动,百名学子对话科学大家
- • 蕉岭县扶贫驿站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华县农村学校迈向“智慧课堂”新时代,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梅州医疗扶贫行动成效显著,8万贫困群众受益
- • 音乐巨匠张雁虹作品交响诗《客都赋》在国家大剧院震撼首演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打卡新热点
- • 客家女杰黄小娜与妇女解放:文献展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 • 平远县扶贫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30%,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
- • 我国“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复耕面积突破十万亩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绽放异彩,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 • 五华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居全市前列,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穿越时光的怀旧之旅,感受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和谐共鸣
- • 平远仁居镇古韵新篇:明清古驿道遗址发现,红色文旅长廊即将建成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重现眼前
- • 梅州大埔蜜柚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增收千万元
- • 梅州筹建全球客家名人数据库,已收录127位历史人物数字档案
- • 梅县区打造“无证明城市”: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 梅州“双碳”产业示范园盛大启动,氢能等未来产业布局加速推进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启幕,AI价格监测系统引领行业新风尚
- • 梅州实施“绿美扶贫”战略,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