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其中广东省蕉岭县三圳镇推出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模式通过村民参与村庄治理,以积分换取生活用品,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圳镇位于蕉岭县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圳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方法,将“积分制”引入村民自治,旨在激发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积分制”的具体做法是,村民通过参与村庄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文明风尚倡导等各项活动,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等。积分的获取和兑换,不仅让村民在参与村庄治理中得到了实惠,也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在实施“积分制”的过程中,三圳镇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积分标准。三圳镇制定了详细的积分标准,涵盖了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卫生、文明风尚、邻里互助等,确保积分的公平公正。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方式,让村民充分了解“积分制”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提高村民的参与度。
三是强化积分管理。设立专门的积分管理小组,负责积分的登记、审核和兑换等工作,确保积分制度的规范运行。
四是注重积分应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让村民在参与村庄治理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
通过“积分制”的推广,三圳镇的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如今,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三圳镇的“积分制”还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基层治理创新。许多乡镇纷纷前来学习借鉴,并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各自的“积分制”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蕉岭县三圳镇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为我国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铁路启动前期工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培育超百家科技型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江区残疾人技能培训助力自主脱贫,提升生活品质
- • 平远县石墨深加工技术突破,获国家专利,产值实现惊人增长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转水镇冷链物流中心竣工,助力农产品损耗率大幅降低
- • 大埔县生态农业合作社助力全县生态农业发展,覆盖率达80%
- • 丰顺县汤坑镇万佛园:千尊佛像与城市绿心的禅意漫步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写照
- • 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州,科技助力沙田柚产业升级
- • 梅县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开启医疗服务新篇章
- • 梅州与RCEP成员国签订10项农业合作协议,共谋区域农业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首创“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之路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专项评估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 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大埔县“扶贫工匠”计划:传承传统手工艺,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三品价值超百亿: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的新标杆
- • 梅州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启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再升级
- • 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产业再创辉煌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实践“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平远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圆满通过省级验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五华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足球文化与全民健身的热血地标
- • 蕉岭县启动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园顺利通过验收,助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
- • 梅州实施“扶贫品牌出海”计划,开拓东南亚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魅力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兴宁市罗浮镇成功举办“徐氏中医文化传承研讨会”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飞跃
- • 梅州预制菜产业园迎来龙头企业入驻,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 • 大埔县积极开展推广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千年客家精神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助力粤东教育发展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千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绘家乡新篇章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 梅州丰顺县扶贫蜂蜜产业年产值突破1.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香焕发新活力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再掀热潮
- • 梅州首例5G远程手术在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开启智慧医疗新篇章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精准扶贫路》讲述动人扶贫故事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弘扬中华文化
- • 梅江区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的创新实践
- • 客家传统美食“算盘子”荣登米其林推荐榜单,传统与创新碰撞出璀璨火花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革命文物保护名录,传承红色记忆
- • 梅州兴宁市打造“稻虾共作”生态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农业非遗名录
- • 梅县区南口镇举行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 大埔县桃源镇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穿越千年,体验古韵风情,吸引年轻群体
- • 清代数学家吴兰修《方程考原》在数学史教材中的地位与价值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紧急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
- • 客家传统黄酒炖鸡:孕妇营养食谱中的滋补佳品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梅州创新举措:推出“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农户可出售生态效益
- • 梅州金柚首次进军RCEP成员国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盐焗鸡荣登省级非遗美食名录,传承千年风味
- • 松源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3000元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粤东地区外贸新篇章
- • 蕉岭县绿色建材产业集群荣获国家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 • 客家筝派大师罗九香诞辰120周年:全球弟子云集,共襄盛举纪念音乐会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传承宝贵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