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梅县区松源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扛阿娘”婚俗活动在松源镇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让这一古老的婚俗得以再现,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扛阿娘”婚俗是梅县区松源镇独有的传统婚嫁仪式,源于明朝,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一婚俗融合了客家、潮汕、闽南等多个民族的婚嫁习俗,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在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要完成一系列繁琐的礼仪程序,包括拜堂、敬茶、迎亲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扛阿娘”环节。
“扛阿娘”是指新郎在婚礼当天,要亲自将新娘抱到洞房。这一环节寓意着新郎对新娘的关爱和呵护,同时也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新娘往往要步行数十公里才能到达新郎家,因此“扛阿娘”婚俗便应运而生。
在活动现场,只见新郎身着传统婚服,头戴红绸,肩上扛着新娘,步履稳健。新娘则穿着鲜艳的嫁衣,头戴凤冠霞帔,手捧花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周围围观的群众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一美好的瞬间。
“扛阿娘”婚俗的再现,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婚俗,松源镇举办了多次婚俗文化节,邀请专家学者对婚俗进行研究和整理。同时,当地政府还投入资金,修复了古老的婚嫁用品,如花轿、婚服等,为婚俗的再现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婚俗活动中,除了“扛阿娘”环节,还有许多传统礼仪。如拜堂时,新郎新娘要向天地、父母、祖先行三鞠躬礼,寓意着对天地、父母、祖先的感恩之情。敬茶环节,新郎新娘要向长辈敬茶,感谢长辈的养育之恩。迎亲环节,新郎新娘乘坐花轿,由亲朋好友簇拥着,浩浩荡荡地前往新郎家。
这一古老的婚俗,不仅展现了梅县区松源镇丰富的历史文化,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婚俗逐渐消失,而“扛阿娘”婚俗的再现,无疑为传统婚俗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梅县区松源镇将继续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婚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希望“扛阿娘”婚俗能够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元素,让这一传统婚俗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 • 粤港澳青少年研学基地在梅县区挂牌成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荣登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榜单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梅州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农业非遗名录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新篇章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丰顺县温泉旅游季盛大启动,粤东康养度假目的地再添新彩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再创辉煌,年发电量突破新高,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康养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新机遇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
- • 丰顺县高山茶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助力3万农户增收,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助力区域食品安全与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传承千年客家文化刻不容缓》
- • 梅州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
- • 梅州试点“以竹代塑”工程,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 平远县金穗谷:农耕体验与亲子研学游的理想目的地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合作意向达成32项,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谱写新篇章
- • 梅州腌面酱料工业化生产,助力海外中餐馆标准化输出
- • 平远县石墨烯应用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新材料突破发展
- • 梅州医疗扶贫行动成效显著,8万贫困群众受益
- • 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州,科技助力沙田柚产业升级
- • 丰顺县北斗镇“村村有球场”目标实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 • 梅州客家古村落焕发生机: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升级,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梅州氢能产业示范区迎来核心装备制造商签约,共筑绿色能源未来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梅县区雁洋镇举办“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传承红色文化
- • 梅州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千企技改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州预制菜产业园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助力产业升级
- • 丰顺县电声产业基地迎来新篇章:签约3家龙头企业,总投资超8亿元
- • 丰顺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上线,企业服务效率实现倍增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传统美食再受热捧
- • 兴宁市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行动
- • 丰顺县创新举措,建立留守儿童周末托管服务机制
- • 梅州客家酿豆腐荣登“中华地标美食”名录,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美食新篇章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实现翻倍增长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的璀璨明珠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荣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再发力,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共筑湾区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攀高峰
- • 梅州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成功上线,首笔碳汇交易圆满完成
- • 百年工艺焕新:LED灯照晒场助力菜干提质增效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平远县八尺镇“酿豆腐”争霸赛:一场弘扬饮食文化的盛宴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得桂冠,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 200幅作品首度公开,珍贵历史瞬间重现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启动,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成效显著,防洪灌溉惠及20个自然村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远销东南亚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最新版本逆袭:传奇系列如何用情怀与创新重塑MMORPG黄金时代
- • 梅州脐橙出口量再攀高峰,首次闯入欧盟市场彰显中国农业实力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破解因病返贫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丙村镇新规划院士工作站,共筑现代农业研发新篇章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县区携手华南农大共建乡村研究院,定向培养农业硕士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残疾人辅助器具共享服务中心落成,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客家传统美食“七层糕”华丽转身,成为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梅州五华县红薯产业助力扶贫,年销往大湾区超万吨
- • 平远东石镇花生节盛大开幕 七十二道花生宴创纪录,打造特色旅游新亮点
- • 梅州全力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种植仿野生灵芝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助力管理效率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