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家族文化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梅县丙村温公祠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秋祭活动。今年的秋祭活动特别有意义,因为海外宗亲们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共同参与了这一庄重而神圣的祭祀仪式,共同缅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
梅县丙村温公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宗祠建筑。温公祠始建于明朝,是为了纪念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温公而建。温公祠不仅是丙村村民的精神家园,更是海外温氏宗亲的寻根之地。
今年的秋祭活动在丙村村民的精心筹备下,于金秋十月如期举行。秋祭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序幕,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齐聚温公祠,共同缅怀祖先。在祭祀仪式上,村民们向祖先献上鲜花、水果、酒食等祭品,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今年的秋祭活动特别邀请了海外温氏宗亲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这些海外宗亲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心系祖国,心系家族。在视频连线环节,海外宗亲们纷纷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坚定信念。
“虽然身在海外,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今天能通过视频连线参与秋祭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家族文化的决心。”来自美国的温氏宗亲温先生激动地说。
在视频连线环节,海外宗亲们还向丙村村民介绍了他们在海外的生活状况,分享了他们在弘扬家族文化方面的经验和成果。这些交流互动,让在场的村民们深受感动,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秋祭活动结束后,海外宗亲们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家乡的发展,为传承家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期待着下一次能够亲自回到家乡,参与更多的家族活动。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活动,不仅是对祖先的缅怀,更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通过这一活动,海外宗亲们与家乡人民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为家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梅县丙村温公祠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作出新的贡献。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民间文化盛宴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梅江区“扶贫文化墙”助力弘扬脱贫正能量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探源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硕果累累,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梅县区雁洋镇盛大举行“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
- • 晚清外交家何如璋使日日记出版,首揭琉球事件谈判细节
- • 大埔湖寮镇非遗小吃街盛大开业,百种客家美食荟萃,邀您共赴味蕾盛宴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大埔县客家非遗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助力增收新引擎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成为文旅新亮点
- • 五华高山红薯荣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扶贫科技特派员”下乡送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蓝坊镇“非遗美食厨王争霸赛”圆满落幕,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梅州全力推进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守护百年古建筑群
- • 平远仁居镇中秋“月光书会”:客家文人雅集传统复兴之旅
- • 大埔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一键呼叫”功能,助力老年人生活无忧
- • 梅江区启动老城改造项目,焕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
- • 梅县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兴宁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正式启动
- • 蕉岭广福镇焕新“打船灯”非遗歌舞,传统习俗焕发新生
- • 蕉岭县南磜镇成功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梅州青少年宫新馆盛大启用,开启青少年兴趣培养新篇章
- • 梅州首创“美食+光伏”生态农场,种养烹一体化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梅州与福建龙岩携手共建闽粤赣边区协同发展示范区,共绘区域协同发展新蓝图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冷链物流骨干网基本建成,助力农产品流通效率显著提升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实现全覆盖
- • 平远县吹响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号角,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实施“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邀诺贝尔奖团队,共绘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成功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格局
- • 蕉岭县创新扶贫互助金模式,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周溪河绿道:打造城市滨水休闲与夜景观光新地标
- • 农村共享车间兴起,梅州手工艺品走向国际市场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引领虚拟经济新潮流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榜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开工,谱写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大埔县积极开展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丰顺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全面覆盖,助力绿色出行新篇章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逐步成型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拓展欧美市场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梅县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开启医疗服务新篇章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助力跨省联动发展
- • 五华县多措并举开展“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梅江区与高校携手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共育教育英才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广福镇智慧大棚助力“四季哈密瓜”,亩产增收2万元,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兴宁市黄槐镇“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喜迎首批游客,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成效显著,助力就业超2万人,推动乡村振兴
- •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观测手稿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州非遗+旅游模式创新入选文旅部典型案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破土动工,助力我国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梅州首个县域教育云平台在兴宁正式上线,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探索红色金融创新模式,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 平远中行镇发现珍稀植物桫椤群,设立自然保护小区助力生态保护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荣登全国精品,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梅州华侨投资热潮涌动,回乡投资同比增长45%,侨资项目落地超百个
- • 梅县丙村镇新规划院士工作站,引领现代农业研发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