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精彩呈现
近日,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的农耕博物馆正式开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这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客家农具藏品,生动再现了百年客家农具的演变史,成为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亮点。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占地约2000平方米,馆内分为多个展区,包括客家农具历史展区、客家农耕文化展区、客家民俗文化展区等。其中,客家农具历史展区是博物馆的核心部分,展示了从清朝末年到现代的各种客家农具。
走进客家农具历史展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百年前的客家乡村。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农具,如犁、耙、锄、镰、耧、石磨等,这些农具见证了客家人民辛勤劳作的历程。其中,一些古老的农具已经很少见,如石磨、木耧等,它们见证了客家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
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这些农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石磨是客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创造出来的磨制粮食的工具。木耧则是客家人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提高产量而发明的一种农具。
在客家农耕文化展区,游客们可以了解到客家人民在农耕过程中的智慧与创造力。这里展示了客家人民在水稻种植、茶叶种植、果树种植等方面的传统技艺,如水稻育秧、插秧、收割等。此外,还有客家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内容的展示,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特别设立了客家民俗文化展区,展示了客家人民的生活习俗、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客家山歌、客家木偶戏、客家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的开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客家农耕文化的窗口,也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丰富馆藏,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
在农耕博物馆开馆仪式上,当地政府领导表示,大埔县将充分发挥农耕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优势,将其打造成为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为推动客家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的开馆,为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感受到客家人民的勤劳智慧,领略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博物馆将成为客家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
- • 大埔县高陂镇陶瓷古窑:千年瓷都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千年技艺魅力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 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梅州跨境数据存储中心项目引资超15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岭南第一才子”李士淳家训入选省级非遗,明代教育理念焕发新生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发展
- • 梅江区与高校携手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共育教育英才
- • 五华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动态监测,成效显著
- • 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实施:守护世界建筑瑰宝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探寻古窑遗址,追寻青花瓷片的历史足迹
- • 兴宁市深入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共建和谐校园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温暖人心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梅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前置仓,助力6小时直达,共筑美好生活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峰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 • 梅州医疗新篇章: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成为首家三甲医院
- • 大埔花萼楼中元节民俗展演:客家建筑智慧引惊叹
- • 丰顺县砂田镇黄花村:梯田花海与农耕文化的诗意碰撞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之旅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快速增长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民俗技艺之旅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升级,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梅州实施“扶贫成果展播工程”记录乡村振兴路
- • 梅州首创“乡村CEO”培养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服创意设计赛”圆满收官,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梅州创新扶贫文化节,搭建文旅消费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黄金镇竹海温泉:竹林深处私享温泉的隐逸之乐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共同致富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梅县区扶贫公益广告点亮城乡宣传阵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绽放光彩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幕,百名艺术家共绘瓷艺新篇章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之旅
- • 松源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亩均增收超3000元,绿色农业发展新典范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翻倍再创新高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首个陶瓷扶贫创意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的传承与延续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崛起,特色农产品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高山红薯荣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携手共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五华县城乡融合示范区试点经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全省推广助力全面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首映盛典圆满落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亩产增收新篇章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环保与循环经济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五华县豆腐角:传统美食走出国门,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中国植物病理学之父"戴芳澜科研仪器回乡展出,传承科学精神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风采
- • 梅州首批“教育世家”评选结果揭晓,20个家庭获表彰
- • 梅州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引资打造品牌矩阵,助力乡村振兴
- • 中行镇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农户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传承的信仰之光
- • 客家传统萝卜丸华丽变身,空气炸锅制作网红美食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新引擎
- • 梅州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