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梅县区松源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扛阿娘”婚俗活动在该镇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看。这场婚俗活动不仅展示了当地独特的婚嫁文化,更是让传统礼仪得以传承和发扬。
“扛阿娘”婚俗,是梅县区松源镇独具特色的传统婚嫁仪式。在古代,女子出嫁时,父母会亲手将女儿送上花轿,寓意着女儿从此离开家门,成为他人之妻。而“扛阿娘”则是在这一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元素。
在活动现场,一对新人身着传统的汉服,由两位壮汉抬着花轿缓缓前行。轿子两旁,是身着盛装的亲朋好友,他们手捧鲜花,欢声笑语,共同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随着花轿的缓缓前进,两旁的村民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
“扛阿娘”婚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轿夫们所扮演的角色。他们身着红衣,头戴花冠,脸上涂抹着油彩,犹如戏台上的生角。轿夫们一边扛着花轿,一边唱着悠扬的民歌,为婚礼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一婚俗源于古代的“抬轿”仪式。在过去,女子出嫁时,轿夫们不仅要负责将花轿抬到男方家,还要在途中为新娘唱诵祝福的歌曲,以此祈求婚姻美满、幸福长久。如今,“扛阿娘”婚俗已经成为了松源镇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在婚礼现场,新郎新娘在亲友的祝福声中,完成了拜天地、敬父母、夫妻对拜等传统礼仪。这些仪式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值得一提的是,梅县区松源镇的“扛阿娘”婚俗,在传承过程中,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例如,新人在婚礼现场表演了舞蹈、歌唱等节目,让婚礼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为了保护这一传统婚俗,当地政府还组织了专门的培训班,教授村民们如何正确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民俗。
“扛阿娘”婚俗的再现,不仅让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老年人回忆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许多游客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梅县区松源镇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总之,梅县区松源镇的“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传统婚俗将继续在松源镇绽放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启动“院士故里行”活动,百名学子对话科学大家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全方位保障群众权益
- • 平远县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助力脱贫成果巩固
- • 五华县积极推进农村学校运动场改造工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平远县全力推进山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 • 梅州全力推进“扶贫数字基建”,实现行政村5G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深化跨区域扶贫协作,产业资源互补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腐竹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3倍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养生新名片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五华县足球特色体育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传承民俗文化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全面开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升级
- • 梅州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称号,甜蜜产业再攀高峰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兴宁市多措并举,强化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工作
- • 五华琴江新城教育园区盛大开建,未来将拥有12所中小学及职校
- • 梅县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 • 梅州首届客家小吃制作大赛盛大开幕,百人竞技展客家美食魅力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血脉情
- • 蕉岭县文福镇白鹭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通过验收
- • 村村建起文化礼堂,文明实践浸润乡风——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 • 梅州全面铺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呵护学生心灵成长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
- • 丰顺县电声产业基地迎来新篇章:签约3家龙头企业,总投资超8亿元
- • 梅州蜜柚月饼创新上市,中秋预售破百万枚,传统佳节焕发新活力
- • “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温暖阳光洒向10万名学生”
- • 河东镇智慧养蜂产业园落成,数字化蜂箱助力产蜜量提升50%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 • 丰顺县汤坑镇万佛园:千尊佛像与城市绿心的禅意漫步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新篇章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盛宴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三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正式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县区丝苗米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正式运营,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平远县五指石景区:丹霞地貌与高空栈道的视觉盛宴
- • 兴宁版画绽放时代光彩: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焕发新生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梅江区全力推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助力残疾儿童成长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发展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文化情韵
- • 梅州农业龙头企业挂牌新三板,实现上市零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再续新篇
- • 梅州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广东梅州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助力15万农村学子圆梦未来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 • 丰顺县高山茶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华丽绽放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教育振兴
- • 五华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足球文化与全民健身的热血地标
- • 政银保合作推出“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助力柚农增收

